高粱的栽培,学会了如何施基肥,就能够栽培出优质高粱
我们今天来说说高粱的基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肥也称底肥,是播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其作用一方面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了高粱的产量而打下牢固的基础改良土地,还有就是在高粱的各个阶段都要给它足够的营养,不然的话会导致高粱产量不高,给足营养产量会提高很多。如土粪、堆肥、秸秆肥及沼气渣肥等,均宜作基肥使用。磷矿粉、过磷酸钙、氯化钾等流动性小的化学肥料也可作基肥施用。

碳酸氢铵、氨水、液氨等化肥容易挥发损失,然而它们的铵态氮却易被土壤代换吸收,所以用作基肥深施比追肥效果好。基肥最好采用多种肥料,即将肥效快慢不同的肥料,含有不同营养元素的肥料,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一般的规律是,高粱单位面积产量随基肥用量增加而上升。辽宁省高粱样板田工作组(1964)对辽南12个公社477块典型地块的调查结果证明,在平地上种植优良品种熊岳253,以每亩施基肥2000kg为对照,施2500kg的增产8.3%,施3000kg的增产14.4%,施3500kg的增产18.1%。

在坡地上,施用相应数量基肥的增产百分率分别是6.4%、12.3%和17.6%。山西省忻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7)援引山西省定襄县智村生产大队大面积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杂交高粱在高肥力土壤上每亩施农家肥80担(一担相当于50kg)作基肥时,亩产籽粒459kg;100担时,亩产489kg,增产7.5%。在肥力较低的轻碱地上,每亩施农家肥50担作基肥,亩产256kg;施75担,亩产362.95kg,增产39.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959)调查,不施基肥的高粱亩产籽粒只有125.15kg,每亩施基肥3300kg以上时,亩产可达273.9kg同一调查证实,增施基肥可使穗粒数、穗粒重和株高有明显增加(表98)这表明基肥对增加生物学产量和子粒产量都有较好的作用。据王仲青(1979)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亩产高粱子粒50-300kg,需施1000-1500kg农家肥作基肥。亩产350-400kg,需施3500kg以上的农家肥再加15—25kg过磷酸钙作基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1965)指出,亩产200kg高粱子粒,需施50担农家肥作基肥。

亩产300kg以上则需施75-100担农家肥作基肥。但是,并非施用基肥数量越多,增产效果就越显著。据辽宁省高粱样板田工作组(1964)资料,当基肥(土杂肥)用量超过每亩300kg时,熊岳253的增产效果即有相对递减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在平肥地上更为显著12个公社399块平地地段调查的结果是,每亩基肥由2000kg增至2500kg,子粒产量增加20.15kg;由2500kg增至3000kg,子粒产量增加14.65kg;基肥数量再增至500kg,子粒产量的增加只有8.35kg在辽宁省盖县太阳升公社进行的基肥用量试验,也得到相似结果。

这表明,增施基肥应考虑实际增产效果,注意经济效益,不是越多越好。高寒山区种植高粱时,施足基肥对早熟丰产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71)在陕西省麟游高寒山区观察到,历年亩施基肥2500-3000kg的地块,榆杂1号高粱生长迅速,10月上旬可安全成熟,平均亩产量高达675kg。而历年不施基肥,只在播种高粱当年亩施1000kg农家肥作基肥的地块,同是榆杂1号高粱却生长甚为缓慢,到10月上句仅有28%的穗子达到成熟,70%以上的穗子仍处于灌浆和乳熟状态。

在棕黄土上施过磷酸钙作基肥,高粱单位面积产量有随施用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是,在河淤土上却未表现出增产效果。这可能是由于肥沃的河淤土有效磷含量高所致。速效磷含量中等的土壤上施磷肥,若其他农艺技术措施配合良好时也有增产效果。但在速效磷含量丰富的土壤上施用磷肥作基肥,增产效果都不显著。

综上所述,增施基肥对促进高粱早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作用十分明显。通常,有机肥料的亩施用量为,撒施时3000kg以上,条施时1500kg以上。在缺磷的土壤上,每亩可增施25-50kg过磷酸钙作基肥。为充分发挥磷钾肥作基肥的肥效,应在施肥前先进行土壤诊断,以确定是否需要施用磷钾肥作基肥。全国土壤普查土壤诊断研究协作组(1977)建议,中性和石灰性土壤可用0.5M NaHCO3法测定速效磷含量。测得结果可根据实践,指标确定是否需要施用磷肥。关于高粱的基肥,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