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高粱,根据不同时期需肥量不同,将氮磷一起配合使用

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高粱在不同的生育时期需肥量是怎样的,氮、磷配合使用时有什么好的效果。

高粱不同生育时期需肥量

(1)苗期,高粱苗期为生长根系与叶片的营养生长阶段。随着根系的生长和叶片不断地分化与伸长,形成大量的营养器官,植株逐渐增大。3-4叶以后,胚乳养料完全耗尽,幼苗开始营独立生活。通过根系的吸收和茎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积累有机物质,供植株生长发育,为过渡到生殖生长准备物质基础。苗期绿色体小,根系也较弱,生长缓慢,吸肥量较少。

高粱的苗期对于氮、磷、钾这些养分的需求量虽然不多,但是会比较的严格。营养条件好,幼苗吸收能力强,吸收的养分多,有利于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对培育壮苗及中后期的生育有重要作用。分蘖品种,苗期营养条件好,可以促进早分蘖,提高分蘖率,增加有效蘖数。苗期的磷素营养更为重要,磷与氮配合施用,可使植株的代谢和同化作用加强,促进蛋白质和核蛋白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为幼穗分化及以后产量的形成,打好基础。

(2)拔节一开花期拔节以后,植株茎叶迅速增大,到挑旗至开花终期,叶面积达到高峰,穗从分化开始到开花。这一阶段植株吸收养分的数量急剧增加,以至达到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半数以上。这一时期的养分供应状况,对高粱穗的大小和子粒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养分如果供应不足的话,对穗部的性状发育不好,导致穗小,粒少,以及产量下降。

(3)开花一成熟,开花授粉后,子粒开始形成。此时,叶片、叶鞘积累的物质继续向穗部转移。节间则在灌浆期集中地向穗部运转干物质。这些仅是穗部增重的一方面物质来源,而且不是主要的。穗部增加的物质70%以上还是靠这一阶段光合作用合成。因而,这一时期还要吸收相当数量的养分。在上述试验中,氮分别为全生育期的22.6%和42.2%,磷为1.5%和44.8%,钾为6.1%和42.4%。施用磷肥作种肥,可加速生育前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特别是对磷、钾的吸收,所以,适量的氮素供应,可以加速灌浆,提高子粒中蛋白质含量;氮素过多或追肥过晚,会引起贪青晚熟,降低产量和品质。磷、钾素在生育后期,能加速氮化物和糖分的转化和运输,促进早熟,并有助于改善品质。

氮、磷配合施用效果,在高粱的生产方面上,氮、磷的配合施用,是能够使养分提供均匀,达到显著的提高肥效。所以,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肥效,做到合理的施肥,在高粱生产上应提倡氮、磷配合施用。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在中下等肥力的棕黄土上,每亩配合施用P2O;6斤,N3斤作种肥,于拔节期追施N6斤比单施磷肥作种肥的增产21.3%。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生育,前期营养物质充足,还能使植株提早进入拔节期,促进穗分化,增加穗分枝数和小穗数,穗中干物质积累也明显增高。成熟期,无肥处理穗干物重为49克,占全株干物重的35%,单施磷肥的为91克,占全株干物重的39.7%,氮、磷配合的为131克,占全株干物重的42.8%。氮、磷配合施用促进生育的结果,表现穗重增加,产量增高。

(2)增强植株代谢机能,在氮、磷配合施用的情况下,高粱植株的代谢机能显著增强,这从根的呼吸强度及叶片中糖分含量增加的数字上可以清楚地看得出来。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能量来源。呼吸作用强度大,作为呼吸基质的糖含量高,表明生命活动进行得旺盛,吸收和同化作用增强,有机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增加。据测定,在氮、磷配合施用情况下,植株全磷及核蛋白含量均有增高。核蛋白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分布在原生质中,为形成新细胞的重要物质,缺少核蛋白就会影响新细胞的产生,使生长发育受到阻碍。

(3)提高植株吸收能力,植株吸收能力提高也是代谢机能增强的一个标志。在氮素、磷的配合下施用时,植物的部分灰分元素的吸收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氮、磷配合施用效果,与土壤肥力基础有直接关系,土壤肥力水平越低,其效果也越好。在常年亩产量百斤左右的低产土壤上,氮、磷配合,可以显著提高肥效,增产幅度大,每一斤化肥增产粮食可达7-9斤。如单施氮肥作追肥,则由于前期土壤肥力不足,苗期生长受到抑制,追施氮肥已不能补救前期生育上的损失,因而,增产效果并不明显。但在施用磷肥作种肥的基础上,配合追施氮肥,则产量显著增长。在低产土壤上,氮、磷配合施用是一项经济施肥的有效措施。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看完文章的朋友对你们是否有帮助吗,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