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高粱,高粱的生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是如何生长的呢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粱的生长发育,高粱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过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发芽出苗,高粱种子播种后发育正常,活力旺盛,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是水、氧和温度,水是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高粱种子萌发时,需吸收40%的水分,占种子重量的40%,吸水率低于其他干作物。只有当种子吸足水分以后,其生理活动才强化起来,内部贮藏物质大量转化,并运送到胚中供胚萌发需要。吸水之后,种皮变软,胚才能突破种皮,发出芽来。

种子萌发时,胚中进行着大量的物质合成,细胞在旺盛地分裂和生长,这些过程都需要呼吸作用供给能量,因此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极其强烈。呼吸过程要求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如果土壤氧气不足,正常的呼吸作用就会减弱以至停止。在暂时缺氧时,细胞可以利用有机物内部的氧气,供有机物氧化,而放出能量。

如果长时间缺氧,氧化作用减弱,放出的能量,就满足不了需要;同时,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外,酒精是在缺氧呼吸下产生的,而缺氧呼吸对细胞是有毒的。缺氧还可抑制淀粉酶的产生,影响贮藏在种子中的淀粉的分解,使胚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不能正常萌发。因此,在潮湿土壤上,播种后应注意适时镇压,不宜压得过于紧实。坐水播种时,应在水渗下之后再下种,以免种子陷入湿泥中得不到氧气。

种子萌发时还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温度低,发芽慢,容易引起粉种缺苗;温度过高,种子呼吸作用过旺,会引起有机物质的大量消耗,养分不足,影响胚的发育。土壤中水分、氧气和温度之间,常常发生矛盾,水分过多时,温度偏低,氧气不足;氧气充足时,水分又往往缺乏。因而,在播种前需要采取加强整地,增施有机肥等项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性,提高土壤供水保肥能力,以达到苗全苗壮。

高粱种子在得到适宜的水分、氧气和温度条件之后,呼吸作用就能得到正常进行,胚乳内贮藏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在酶的作用下,逐步转化为可溶性的营养物质。糖类生成还原糖和淀粉,蛋白质水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脂肪水解后生成磷脂,为胚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养料。种子发芽时,胚根首先由珠孔穿出突破种皮伸入土中,胚轴迅速向地面伸长,成为根茎,将子叶和胚芽推向地面,子叶初露地面时,卷成锥状,这个过程称为钻锥。当全田幼苗钻锥达75%时,可视做出苗期。

营养器官生长,分蘖,由茎基部集芽长出分枝的过程为分集。分高粱一般在出苗后20-25天进行分蘖,分蘖力强的品种可在出苗后15-20天分蘖。据河北省唐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观察,多穗高粱出苗后15天进入五叶期,这时在第二片叶腋里产生集芽,到六叶期集芽伸出叶鞘,长成第一个分蘖;到七叶期,在第三个叶腋里出现第二个分;八叶期在第四个叶腋里出现第三个分蘖,并在第一个分蘖上出现次生分蘖;九叶期在第五个叶腋里出现第五个分蘖,同时在第二个分蘖上产生次生分蘖。到十叶期,主茎大多不再产生分蘖,在肥水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可在分蘖上依次产生次生分集,到十一叶期,分蘖基本停止,进入拔节期。

分蘖力强的品种,分蘖自始至终约需三十天左右。分集力强弱和分蘖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品种,还与栽培条件和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土温适宜,肥多水足时,分集发生得早而多,生育旺盛。利用分蘖,特别是早期分蘖,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在密度偏低或缺苗严重的情况下,弥补苗数的不足。因此,在生产上倾向于适当少留苗,以减少管理用工,通过分集调节,保证单位面积内有足够的穗数(是指分高粱)。

在无霜期不十分充裕或品种分蘖迟、发育弱的情况下,分穗不仅要比主穗晚熟少则3-5天,多则十几天,而且会影响主穗成熟。同时,分集的产量性状也远不及主茎,抗逆力亦很差。所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和生产条件,保留适当分蘖数,是栽培上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