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里的“红梁”
七月初的小暑,是庄稼作物与土地、阳光最亲密的节气,在茅台镇热浪的笼罩下,作为酿造茅台酒的主要原料之一,红缨子糯高粱是河谷坡地上最具优势的植物群落,一场好雨、白日的骄阳,都是高粱拔节的催化剂,旗叶最终在顶端形成,日渐丰满,包裹着柔弱的高粱穗。经历过暴雨、冰雹、烈日,栽满山坡的糯高粱,正次第抽穗、扬花,比米粒还小的高粱花,只需大半日,乳黄的高粱花便完成授粉使命,变成褐红。

红缨子糯高粱
红缨子糯高粱微量的单宁及花青素等色素成分,经蒸煮发酵后,其衍生物为香兰酸等酚元化合物,能赋予酱酒特殊的芳香,在一块高粱地里,这样的生命合成过程,大约要持续10至15天。在小暑时节,山坡上的高粱,将迎来特定地区最严峻的考验——高温、干旱、病虫害和暴风雨。生长于仁怀的糯高粱,为了适应这里的土壤、气候,早已进化,无惧河谷的闷热与干旱。只有经历了河谷气候的千锤百炼,方能成为一粒合格的糯高粱,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淬炼,而每一棵高粱孕育着的酱香,都寄托着耕种者沉甸甸的希望。

赖师傅(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