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智库编译】中国恢复对美国高粱的进口


继1月份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国高粱出口变化明显,这主要是源于中国庞大的购买数量,对价格产生的直接影响。

美国高粱在中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高粱通常被用作饲料中的能量成分,与玉米的饲料价值相似。在全球市场上,当大宗玉米的价格更具竞争力时,美国高粱的出口往往会受到抑制。美国高粱的出口量一直波动很大,但美国仍然是高粱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根据1月份的中美第一阶段协议,3月份中国取消了对包括高粱在内的多种农产品关税。向中国出口的高粱不受关税税率配额的限制,美国高粱也不会面临任何已知的可能阻碍贸易的检疫或生物技术问题。

中国购买的高粱比世界其他国家购买高粱的总和还要多,大约85-90%的进口高粱来自美国。尽管中国国内玉米产能过剩,但北方粮食主产区和南方粮食的主要消费区的玉米价格一直高于世界水平。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全国玉米平均批发价格呈上升趋势,目前是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今年5月政府启动了临时储备的玉米拍卖,而且每次拍卖的玉米几乎都已售出,但增加的数量未能抑制价格的强劲上涨。

出口的增长导致美国国内使用量下降

2018/19年度,由于种种原因,美国高粱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美国国内市场上大部分高粱被用作饲料和燃料乙醇。足量的玉米和放缓的乙醇需求抑制了市场对高粱的需求,导致了2013年以来美国高粱的最大期末库存。

2019年春季,高粱播种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7%,导致秋季收成减少。2020年3月,中国需求的恢复几乎消耗了美国全部的国内库存。

美国高粱重返中国市场的时间与种植季节大致重合。然而,种植面积报告显示,3月份的面积有所下降,尽管与一年前相比略有上升。目前,预计的出口前景将使国内消费量降至2014/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原文来源:USDA FAS


编译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本文系独家编译报道,欢迎个人转发;机构平台转载请注明“农科智库”微/信/公/众/号,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发送“转载”,等待回复。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农科智库”微/信/公/众/号,更多原创报告、动态资讯、电子刊《国际种业前沿动态》等精彩内容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