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俺沂蒙山区的特色食品—煎饼

我的家乡蒙阴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因其位于蒙山以北,故称蒙阴。煎饼是我家乡的土特食品,因其口感筋道,携带方便,能存放半月之久而不变质,故而成为当地人家家户户的主食。

煎饼的历史由来已久,许多文献都有记载,比如唐代牛僧儒《玄怪录》有云:”既同诣其家,二吏不肯上阶,全素入告,其家方食煎饼,全素至灯前拱曰‘阿姨万福!’";另有元代王桢《王桢农书·谷谱二》记载:''(荞麦)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

而我家乡临沂一代的煎饼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传说“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有一次被曹兵追杀,被围困沂河,涑河之间,锅灶尽失,将士饥饿困乏,诸葛亮便命伙夫以水和面粉为浆,将金(铜罗)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士兵食后士气大振,遂杀出重围,这一作食方法被当地人效仿,因铜罗昂贵,且易开裂,便都以铁成罗状代之”。从此煎饼在沂蒙大地上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成为闻名遐迩的地方特色美食。

从原材料上来讲煎饼大致可分为玉米煎饼,高粱煎饼,小米煎饼,小麦煎饼,地瓜面煎饼五种,现在又新兴起了大米煎饼,绿豆煎饼,蔬菜煎饼(蔬菜汁拌入米糊)等等。因煎饼的原材料一般都是粗粮,富含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有益于肠胃健康。另外煎饼当中含有较高的淀粉,可以抗饿,果腹,为人体提供热量。并且因为煎饼比较筋道,食用时需细细咀嚼,所以能生津健胃,促进食欲,长时间的咀嚼可以促进面部神经运动,这些对我们保持视觉、听觉、嗅觉神经的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煎饼卷大葱豆瓣酱,煎饼卷鸡蛋,煎饼卷虾酱等,不一而足,别具风味。我小的时候吃的多是粗粮煎饼,玉米面和地瓜面的居多,玉米面的偏酸,地瓜面的偏甜,那个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馍,至于水饺那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为了解馋,母亲创造发明了柿子煎饼,就是把熟透了的柿子均匀的涂抹在快成型的煎饼上,这样摊成的煎饼红红的,甜甜的,特别好吃

煎饼的制作方法在家乡一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抿煎饼”和“滚煎饼”。“抿煎饼”就是把煎饼糊子倒在鏊子上,在加热的同时用刮子(木制或者竹片制作)把糊子均匀的摊在鏊子上,“滚煎饼”就是把稍微浓稠的煎饼糊子团成团,不断在鏊子上滚动,目的也是把糊子均匀的涂抹在鏊子上,然后加热制成薄饼。制成的煎饼再叠成方形存放,十天半月也不变质,吃起来方便,出门携带也方便,成为我们这里的主打食品。

煎饼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也很有趣,尤其是最原始的那种,让我非常难忘,满满的都是回忆。原始的制作工艺我总结了一下大体分四个步骤:一、把粮食淘干净晒干,用石磨磨成粗颗粒渣子(我们叫喍子)。二、把粮食渣子泡水里一段时间,半天或者一宿。三、泡好以后再用石磨磨成糊状,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煎饼糊子。(如果有喜欢吃酸的,可以把糊糊放一段时间使其稍微发酵变酸)。四,支好鏊子,备好柴火开始摊煎饼。

这四道工序中要数推磨最累,石磨都很沉,一般是用磨棍套在石磨两端的磨套里,由两个人一边一个一起推,磨眼里不断添入粮食和少许水,米糊糊就源源不断的从磨盘底下流出来,再汇集到一起流入事先准备好的桶里。小时候感觉很好玩很神奇,后来科技发达了,渐渐就不用石磨磨糊了,而用磨糊机。但是很多人觉得机器磨糊不如石磨磨糊摊出来的煎饼香,我想应该是石磨磨糊没有破坏粮食里面的的营养成分,比较原汁原味吧。

摊煎饼的工具有铁鏊子,有大号小号之分,还有油搭子(用来往鏊子上抹油用的),刮板子(刮面糊用的)。原始工艺中摊煎饼,不用炭,不用木头,而是用干树叶,麦秸秆,玉米秸秆。我想之所以用这些东西来生火,原因就是;一因为这些东西廉价,可以就地取材,二是因为这些东西烧起来火焰不会那么烈那么急。火焰太烈太急,煎饼就容易糊,容易干,摊出来的煎饼就没有那么酥脆可口。另外摊煎饼也是要有技巧的,首先火候要掌握好,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火急了容易糊,火慢了不容易成型,其次手法要灵活,刮糊子要快要均匀,不然煎饼表面就不光滑,疙疙瘩瘩的,影响口感。

煎饼延伸到今天,人们发明了很多花样和吃法,把摊开的煎饼糊子上打上鸡蛋、撒上葱末和火腿肠町摊成煎饼,俗称菜煎饼,或者把煎饼里面放上很多蔬菜和花生等再用油炸,称作煎饼果子,各具特点,口味独特。

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脚步》中的山东煎饼就是在我们蒙阴县椿树沟村拍摄的,这一纪录片的播出将我们家乡最具特色的美食-煎饼推向了全国,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参观体验这里的风俗民情。主人公刘宗安夫妇摊煎饼用的还是比较原始的手工制作,刚刚摊出的煎饼热气腾腾,隔着屏幕仿佛就能闻到香味,再配上极具地方特色的小菜,不由得勾起你的食欲。这里民风朴实,林木葱茏,山径幽幽,清泉潺潺,好似人间仙境。

如果这些挑逗了你的味蕾,不妨来我们家乡吧,尝一尝,煎饼卷大葱,外加一碟小咸菜,撸一把脆生生的野菜,喝一口甘甜的山泉水。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尝尽人间美味,岂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