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栽培,关于叶和花的形态的相关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我们今天来说说高粱叶和花的形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叶:高粱的叶互生于主茎上,由叶片、叶鞘和叶舌三个部分组成。但也有极个别的在有性杂交后代出现无叶舌的高粱,这种高粱的叶片与主茎所成的角度很小叶片上举,很适宜高度密植,同时也是很好的杂交亲本,发展前途很大。高粱的叶片和玉米相似,所不同的是:高粱的叶片比较狭窄而长,边缘较平直,叶片中央有一条较大的主脉,叫主叶脉。

叶脉有三种颜色,一种呈灰色的,称蜡质叶脉,其茎内含有较多的汁液;第二种是白色,称白质叶脉;第三种为黄色,称黄质叶脉。主脉两侧有许多平行的细小侧脉。高粱的叶中含有花青素,当叶片受伤时,花青素即从伤口溢出,而使伤口周围呈红紫色。高粱的叶片数,因品种而异,一般早熟品种叶片数少,晚熟品种叶片数较多。

在苗期初时长出的3~4片叶,在高粱生长中、后期基本都脱落掉,以后长出的叶片数与节数相同,即一节生出一片叶。高粱叶片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前期(出苗~拔节)叶片较小,每张叶片长出时间较长平均每个叶片需要的天数为4~5天。中期(拔节~抽穗前)叶片较大,每个叶片长出得快,平均每个叶片长出需要的天数为3天,比苗期快1~2天。叶片整个变化规律是:由第一片叶往上随叶片数增加,则叶片长、宽随之增加,生长到功能叶片(上部3~4叶)时,由大又变小。

上、下叶片小,中部叶片较大,整个株型为伞形,是丰产株型。叶片大小除受品种影响外,还受环境条件影响,南方短日照品种往长日照北方引种种植,叶片由小变大;在肥、水充足的栽培条件下,叶片生长较大,肥、水条件较差,土壤又瘠薄,则叶片生长的较小。叶片颜色一生变化规律是前期叶色淡,中期浓,后期黑,这是高产叶色变化规律。高粱的叶是光合作用主要器官,是干物质的直接缔造者,随高粱叶面积的增加,干物质积累也增加。但叶面积过大,由于叶片相互荫蔽,通风透光条件变劣,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干物质积累也相对减少。构成叶片的主要部分有:表皮、叶肉和维管束。叶片的上面为上表皮,下面为下表皮。

叶的细胞内含有许多叶绿体。叶子上、下表皮布满许多小气孔,它的功能主要是,可以蒸发出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以及呼吸作用。叶面蒸腾系数大小与叶面气孔数目和大小有密切关系,气孔多而又大则蒸腾系数大,反之则小。叶鞘很长,包于茎上,其表面光滑而有条状突起。叶鞘的主要功能除了保护节间免遭损伤外,还能增强对风的抵抗,减少倒伏,另外还起一定光合作用。据试验分析,叶鞘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比其叶要多得多,所以叶鞘也是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花:高粱的花序(穗)是圆锥花序。在穗中部有粗大的穗轴,穗轴上生有许多枝梗,枝梗以环式着生在穗轴的节上,一般每个穗轴有十几个节,穗轴节间平滑,而节部则生有细毛。生长在主轴上的枝梗为第一分枝。第一分枝以着生在穗轴中部最长,上、下部较短。在第一分枝上着生第二分枝。第二分枝长短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穗型,如有:卵圆型、纺锤型、筒型、伞型和帚型等。到生长到第三个分枝的时候高粱的枝一般都会停止发育,不再长出新的枝了。并且会停止发育不再分化了。

因此,在高粱枝梗分化时(孕穗期),肥、水管理上应给予极大的重视,促进枝梗分化,使第一、二、三分枝数增多座成大穗,为高粱高产创造条件。一般在高粱枝梗分化前追肥灌水,能使第一、二、三分枝数大大增加。

无柄小穗较大,为完全花,能结实;有柄小穗较小,为不完全花,仅有雄蕊,没有雌蕊,不能结实。结实的小穗有两枚坚硬的护颖包着两朵花,一朵结实,另一朵不结实,结实的花发育完全,具有膜状的内颖和外颖,三个雄蕊,一个雌蕊,二个鳞被,退化的花发育不完全,仅残留一个膜质外颖。高粱叶和花的形态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