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镇游记(十一):花果山
花果山
从甘河九连往南走,经过一片金黄色麦地,就到了花果山。花果山不高,矮矮平平的,也没有大树,即便生长多年的树木,也还是没有成年人的个子高,只是长得一堆一堆,枝枝桠桠的。
5月下旬杏花开放的时候,漫山遍野全是白色。杏花开起来每朵也就是指甲那么大,但杏树是成堆生长的,每个树桩上十几条枝杈,每个枝杈上十几朵小花,远处看去就是一个花团,山坡上面,一个一个花团点缀着,如同一团团白云一般。如果再远一点,站在远方的大路上眺望,则连成了一片白茫茫。这个季节的大兴安岭,草木还没有变绿,地面是干黄的枯草,这些白花就仿佛一层冬天的白雪一样,只是高出了地面。人们看到此景,经常误认为是一层白雪,真的是“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这以后半个月左右,白团渐渐消失,小山杏开始结果,小如芝麻粒,根本看不到果实,仿佛杏树一下子又枯萎了一般。而杏树的缝隙里,枝杈的空白处,却伸出了一支一支的绿条,每个绿条上直立着一朵金黄色的喇叭花,这就是黄花菜,被世人称赞的金针菜在这里并不稀奇,大片大片的一直开放着。这个时候的山野,全是一片金黄,太阳直射时,黄花闪闪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期间夹杂着几个红色灯笼花,花瓣卷着,有几颗小黑点缀在上面,红花也同样耀眼。山野上,不看非常想看,看了眼睛发疼。那整个山坡仿佛一张彩画,完整的不让你的眼睛去把它分开。
地面是金灿灿的黄毯,天空是悠远的湛蓝,不时有山里鸟儿清脆的鸣叫,这里的鸟叫声,不只悦耳,更觉润甜。
黄花菜散发浓郁的花香。另一种清香从哪里飘来?
谁都不知道的,是金黄金黄的下面,埋藏着最为珍贵的小红果:高粱果!
吃过高粱果的人再吃什么果都不会觉得好吃,吃了高粱果你再吃什么都觉得不够甜香。
只是高粱果的产量太少了,走遍中国也不会翻到多少。何况,这种野生的小果子,已经被人类嫁接转移发展成为另一种好吃的水果:草莓。今天的草莓,保留着高粱果的软嫩多汁味甜气香,但与高粱果相比,味道早已经是大打折扣了。
花果山上的高粱果长在地面,到人的脚踝那么高。秧苗也是一小堆一小堆生长着。肥大绿色的叶子里,一颗颗小红果点缀着。红果是葡萄状,略小。扒开叶子,摘下一颗深红色的。不用洗直接放进嘴里,一股汁水和着软肉立刻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甜;略带一点点清新的果酸味,反正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美味交融到一起,保证是你从来不知道的一种感觉!说是说不明白了,那种美妙的味道,不亲口尝尝是不会知道的!
黄花菜渐渐枯去的时候,下面的高粱果也过了时令。
成堆的杏树又凸显出来,这一次,树上是密密麻麻的绿绿的山杏。杏花开得稠密,山杏也就结的丰厚,似乎没有叶子一样,满树全是椭圆的绿果。每颗果实上隐隐约约有一薄层白霜样的东西,引诱你感觉山杏的好吃。其实山杏是极酸极酸的,只在很小很嫩时可以直接吃,稍大一点就只能采回家去,分成两瓣,除掉杏仁,拌上白糖蒸熟了吃。那样倒是比水果罐头更加浓郁纯正的酸甜可口。这里的山杏树也很多被移栽走,嫁接后成为果园里的黄杏,味道变得更甜,但没有了野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