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龙马潭区设“田间课堂”:有了人工播种机,高粱种植户育苗、挖窝不费力
3月18日,在龙马潭区特兴街道幸福村高粱种植基地内,生动的田间课堂吸引4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是附近的高粱种植户,一来为了学移栽技术,二来为了看看"机械小助手"的使用方法。
这个“机械小助手”,正是人工式播种机,这个机器,可实现免育苗、免挖窝,农民可进行直接播种。高粱种植户们瞧见觉得新鲜,争相实践,不懂的立即咨询技术人员,直到学会操作为止。
“今年只是对人工式播种机的初试,如果效果好,明年,全区将大面积推广。届时,高粱种植户可用它,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农技人员介绍说。
除了带来机械小助手,农技人员也带来现场技术教学。
“高粱‘1525’移栽技术,不仅有利于中后期田间管理和套种其它农作物,还有利于通风导光、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产量。”区农业推广研究员徐超正滔滔不绝地向农户们介绍高粱种植新技术,也在现场指导培训高粱种植的浸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栽培和管理技术。
“课堂”上,高粱种植户带头人刘辉全一边听取农业推广员讲解,一边实践:用绳子定位、用竹竿丈量,每行间距1.5尺(50 cm)移栽高粱,种2行高粱后预留2.5尺(83.2cm)宽行套种其它农作物。“这种新型种植方法真是太好了,我们可以在预留的宽行里种植马铃薯、大豆、蔬菜等,既收获了高粱,又收获了其他农作物,这种现场教学,学得也快!”刘辉全说。
“今天培训了,我对种植高粱更有信心了,我还要扩大高粱种植面积,多赚点钱。”高粱种植户杨和莲介绍,前几年,她家土地都是种玉米,在农技员的指导下改种高粱后,收入翻了一番。
“像这样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我们年年都在搞。今年受新冠肺炎影响,前段时间主要是通过微信、QQ线上指导。”徐超介绍说,目前龙马潭区已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区农业农村局已着手开展现场指导,后期还将跟踪解决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群众种植收益,实现增产增收。
近年来,泸州酒业发展势头强劲,高粱需求量大。龙马潭区正大力发展有机高粱种植,因地制宜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高粱产量和品质。今年,该区高粱集中育苗100亩,可供农户免费移栽 3000亩左右,全区高粱种植面积将增加到4万亩。(图文/陈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