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为什么不上头?#
茅台酒不上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优质的原料和纯粮酿造:
- 原料精良:茅台酒采用本地优质糯高粱、小麦和水为原料。其中,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富含淀粉等营养成分,为发酵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小麦用于制曲,含有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成分,还有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这些蛋白质在酿酒过程中参与美拉德反应,生成酒体中的呈香呈味物质。
- 纯粮酿造:茅台酒是真正的纯粮酒,经过漫长的蒸煮、发酵、取酒等工序,以及不同批次、不同年份酒之间缜密的勾调配比而成。其酒体醇厚、香气协调,口感丰富,与酒精勾兑酒有本质区别。酒精勾兑酒主要由水和食用酒精勾兑而成,入口辣、刺激性大,饮后容易上头、辣喉、烧心、口干。
2. 独特的酿造工艺:
- 高温馏酒:茅台酒的馏酒温度高达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高温有利于低沸点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同时能有效提取高沸点物质,形成茅台酒低沸点物质较少、高沸点物质较多的特殊成分体系,这使得茅台酒饮后不易出现口干、上头的现象。
- 严格的生产工序:茅台酒生产需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酿造周期历经春夏秋冬,一瓶普通茅台酒从投料至产品出厂要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的锤炼,至少需要5年时间。长时间的酿造和精细的工艺,能够充分去除酒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3. 低含量的有害物质:
- 杂醇油含量少:杂醇油在白酒中具有两面性,含量适当会增加酒的醇香感,但含量过高会使人体神经系统充血,引发头痛。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决定了其杂醇油含量极少。例如,其严格恪守传统的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季节性生产方式使得酒的发酵过程更为科学合理,杂醇油的产生得到有效控制。
- 甲醇、醛类等含量低:国家对白酒中甲醇、醛类等物质的含量有严格规定,而茅台酒中的甲醇含量每升只有10毫克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升0.6克;醛类物质含量也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有害物质的低含量降低了饮用后上头的可能性。
4. 科学的酒精浓度:茅台酒的经典度数是53度,这是世界上所有蒸馏酒中较为科学的酒精浓度。在53度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缔合最为紧密,经过长期贮存,缔合更加牢固,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小。
茅台酒不上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优质的原料和纯粮酿造:
- 原料精良:茅台酒采用本地优质糯高粱、小麦和水为原料。其中,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富含淀粉等营养成分,为发酵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小麦用于制曲,含有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成分,还有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这些蛋白质在酿酒过程中参与美拉德反应,生成酒体中的呈香呈味物质。
- 纯粮酿造:茅台酒是真正的纯粮酒,经过漫长的蒸煮、发酵、取酒等工序,以及不同批次、不同年份酒之间缜密的勾调配比而成。其酒体醇厚、香气协调,口感丰富,与酒精勾兑酒有本质区别。酒精勾兑酒主要由水和食用酒精勾兑而成,入口辣、刺激性大,饮后容易上头、辣喉、烧心、口干。
2. 独特的酿造工艺:
- 高温馏酒:茅台酒的馏酒温度高达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高温有利于低沸点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同时能有效提取高沸点物质,形成茅台酒低沸点物质较少、高沸点物质较多的特殊成分体系,这使得茅台酒饮后不易出现口干、上头的现象。
- 严格的生产工序:茅台酒生产需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酿造周期历经春夏秋冬,一瓶普通茅台酒从投料至产品出厂要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的锤炼,至少需要5年时间。长时间的酿造和精细的工艺,能够充分去除酒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3. 低含量的有害物质:
- 杂醇油含量少:杂醇油在白酒中具有两面性,含量适当会增加酒的醇香感,但含量过高会使人体神经系统充血,引发头痛。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决定了其杂醇油含量极少。例如,其严格恪守传统的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季节性生产方式使得酒的发酵过程更为科学合理,杂醇油的产生得到有效控制。
- 甲醇、醛类等含量低:国家对白酒中甲醇、醛类等物质的含量有严格规定,而茅台酒中的甲醇含量每升只有10毫克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升0.6克;醛类物质含量也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有害物质的低含量降低了饮用后上头的可能性。
4. 科学的酒精浓度:茅台酒的经典度数是53度,这是世界上所有蒸馏酒中较为科学的酒精浓度。在53度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缔合最为紧密,经过长期贮存,缔合更加牢固,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