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农谷】追溯谷子文化,探秘“农谷之谷”
谷子文化,
你了解多少?
你知道谷子种植源自何方吗?
你知道山西因何而称晋吗?
你知道“小米+步枪”在由来吗?
……

还想有更多了解?
安排!

今天就带大家走进
谷子研究所“农谷之谷”展厅
一起追溯谷子文化,
了解谷子历史,
见证山西小米走出中国,
走向世界!

山西小米产业
在顺应发展优质杂粮的趋势背景下,
持续加大在产业发展和资源整合的力度,
在全国形成了区域公共品牌。
党和国家领导人
曾经用“小米还是山西的好”这句话
来高度赞扬山西小米。

有谷子界的“***”之称的
晋谷21号培育带头人陈瑛
为展厅题字。
到目前为止“晋谷21号”
在省内外累计推广8000万亩,
创造经济效益近50亿元,
在山西每年也有100万亩的种植面积,
年产5亿斤商品谷。
在农谷之谷展厅有谷子与黄河文明、谷子与中国革命、谷子与文艺作品和谷子与现代农业四个板块。
谷子与黄河文明
黄河文明滋育了中华民族,谷子文化滋养了黄河文明。谷子的种植史,几乎承载了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在黄河沿岸的山西、内蒙、河南、陕西曾出土大量的碳化谷粒,证实在距今6000年的黄河流域就有了谷子的种植。黄河流域的先民们把“狗尾巴草”人工培育成“谷子”,是漫长岁月里的艰难探索,更是人类农业智慧的第一次爆发式呈现。

山西称晋源于谷。三晋大地和谷子可以说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情感基础。从“晋”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在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写法就像是田里茁壮成长的两只禾苗。而谷子的生长特性就有如三晋儿女“埋头奉献、不事张扬”的品质。谷源于晋、晋源于谷,三晋大地和谷物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情感基因。

在古书《书˙微子之命》和《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所记载唐献嘉禾的故事,就反映了山西称晋的渊源。故事说唐叔虞得到了一株异母同颖的嘉禾,献给周成王,以示祥瑞,周成王命他把谷子送给了当时正在东方平定叛乱的周公,周公得禾,大受鼓舞,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因为唐献嘉禾对国家稳定的积极作用,后来唐叔虞的儿子将国号由唐改晋。
谷子在古书《汜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中,谷子都被被排在五谷之首。足以见得谷子在古代“粮食之魂”的地位。
后稷是农耕业的先祖,他是我们山西人,后稷出生于稷山,就是今天山西运城的稷山县。传说他是尧舜时期掌管农业的官员,他在大禹治水的基础上,带领人民发展农业,所种植作物即谷子,后人尊称为稷王,农神。在山西稷山县建有稷王庙来纪念这位先人。
谷子与中国革命
小米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谷子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1936年后,我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广大抗日民众在陕甘宁边区艰难抗战,由于没有补给来源,只能靠自己,面对困局,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当时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思想,指导我党解决了吃饭难和兵器补给难的问题,这就是“小米加步枪”的由来。

在延安,小米连结起了我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太行山,小米更是见证了我党的革命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进程。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在抗战时期创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1938年以后八路军129师在山西省辽县(就是今天的左权县),一边开展轰轰烈烈的太行山抗战,一边军民同心开荒种地,发展生产。

靠着小米加步枪,我们最终实现了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驻扎在太行山的129师由最初的9000余人发展到后来的30万人,加上民兵队伍大约70余万人,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谷子与文艺作品
基于谷子和中国人的特别情感,让更多的文学家愿意把谷子作为讴歌的对象。人民文学家、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曾经写过一首快板诗《谷子好》,谷子好,谷子好,太行人民离不了。诗中形象的反映了当时山西人民群众耕种谷子的生活场景。
关于谷子的文艺作品还有很多,其中我们找到了两幅摄影作品,分别是毛主席在河南许昌农村视察和***在昔阳县大寨村考察的照片。两位领导人先后踏足谷子地,更加说明了谷子种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在1946年12月1日朱德总司令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延安群众用一粒粒小米胶成寿字,为朱总祝贺生日。在那个粮食匮乏的年代,延安人民愿意用小米作材料制成艺术品送给朱老总,足见当时军民鱼水情深,可以说从那时起小米就成为了连结军民齐心的精神纽带。

在中华诗词文化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以谷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无论是《诗经》中写到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还是大诗人李白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所写的“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都彰显了谷子在我国古代粮食作物中的重要地位。
谷子与现代农业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号称“小杂粮王国”,而小米首屈一指,山西谷子的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所以做好山西小米品牌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责任。我们建设山西小米品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米产业其实在山西早就已经遍地开花,各种品牌在山西各个市县拔地而起。其中东方亮品牌更是将广告打到了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过去我们常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现在是“西方不亮东方亮”,这七个字不仅让我们感觉到山西小米在全球的深远影响,而且更加触发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用“山西小米”品牌整合区域品牌,
共享“山西小米”的品牌效益,
打造区域联盟,
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近些年,山西小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应看到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传统谷子种植存在谷子间苗难,中耕难,除草难,收割难的技术难题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耕作局面,山西农业大学谷子团队引进、筛选并改装多种农业机械,实现了从“小型机械,自走播种”到“中耕培土,除草壮苗”,从“机械收割,颗粒归仓”到“精准施药,绿色防控”的有机旱作谷子全程机械化的生产过程,相比目前谷子亩产三四百斤的现状实现了千亩连片,亩产千斤的重大突破。

谷子研究所是晋中国家农高区科创基地的重点科研机构之一,主要依托山西农业大学谷子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开展谷子品种研发、农机生产研究、示范辐射推广任务。近十年来,研究推出15个谷子新品种,该团队被列为山西省“1331 工程”重点创新团队。

习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
-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重要品牌。
- 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山西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 ,孕育出众多的特色农产品,谷子、杂豆、莜麦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将以发展有机谷子、山西小米为目标,
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中率先探路,
实现突破。
笔者:白昕田 部分图:赵军
来源:山西农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