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吃了一大碗玉米,第二天就昏迷,医生:胃都撑破了
文|多米爸
关于宝宝食物这个问题,米爸一直比较关注。因为宝宝从6个月后,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需求,这时就需要陆续少量添加辅食。但是一周岁以内的宝宝,还是以奶类食物为主。米宝胃口从小就不怎么好,每次进食后都吐得很厉害,就算是只喝母乳也不例外。因此在添加辅食上面,米妈也是格外注意,生怕米宝吃了辅食不消化,又吐又拉。

近日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则消息,1岁宝宝吃了一大碗玉米,第二天就昏迷,手术过程中,宝宝的胃发生了破裂,幸运的是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白衣天使们最终将宝宝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妈妈描述说,家里熬了一锅排骨玉米汤,为了给宝宝补充营养,就让宝宝吃了一大碗玉米。第二天宝宝肚子就开始痛,肚子也是越鼓越大,而且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随后宝宝被紧急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宝宝的情况十分危急,必须立即做手术。在急救过程中,宝宝的心跳出现了骤停,医护人员通过心肺复苏把宝宝从死亡线上暂时拉了回来。随后做手术时,发现宝宝的胃部已经破裂,而且还有大量没有消化的玉米粒。虽然宝宝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后期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看完这则消息,米爸觉得宝宝好无辜,因为一碗玉米粒,差点和父母阴阳两隔。不少网友都觉得很心疼,一方面认为父母喂宝宝太不上心,另一方面也分享了一些自己喂养宝宝时的技巧。
其实,很多年轻父母在喂养宝宝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宝宝能吃就让他吃。但是食物对宝宝的吸引力无穷大,尤其是“好吃”的食物,不少宝宝自己能吃到吐,中途也不会表现出任何吃饱的反应,直到吃吐了,父母才意识到喂多了,这样很伤到宝宝的胃。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限定食量,如果食物味道符合宝宝的胃口,你一直给宝宝吃,他是不会拒绝的,但如果你不给宝宝吃,他也不会闹,这就表示宝宝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每个宝宝的食量都有差异,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才是最正确的。

同时,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非常弱,一些不易消化、加重肠胃负担的食物尽量让宝宝少吃,比如蛋白、扁豆、巧克力等。不少父母说自己宝宝经常拉肚,让人很担心,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实,超过八成的宝宝拉肚和肠胃功能不好有关,这类宝宝就更应该注重饮食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肚子受凉,中暑,肠胃炎等情况也可能引起拉肚子的情况。
关于宝宝的食物,一岁以前要细,虽然宝宝可能在7、8个月的时候就长出了乳牙,但这并不表示宝宝就适合吃固体食物,爸妈们还是要根据宝宝的肠胃功能来决定。一岁以后宝宝的乳牙长多了,就可以适量食用宝宝能咀嚼的食物,一方面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宝宝的消化能力。虽然米爸是个大男人,但是在对米宝饮食方面还是有颗“玻璃心”,宁可少吃,也不随意吃,毕竟事实证明,宝宝乱吃东西可是会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