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亩产一万斤,选择品种是关键
青贮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从 2015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曾多次提出要调整粮经饲结构,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生产。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青贮玉米需求量增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已成为生产急需。
预计 2030年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将达到1 亿亩,因此亟需培育优异的青贮玉米品种。
在当前的阶段,怎么选择相对理想的青贮玉米品种呢?下面是具有30多年农业指导经验的@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行家”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县,希望大家“少走弯路”,增效增收。

一,青贮玉米品种以“粮饲兼用型”为好
因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具有单纯的“青贮玉米品种”所不具备的优点,籽粒的蛋白质含量11%以上且籽粒脂肪含量高,都利于“低投入,高产出”。
二,选择使用青贮玉米的品种需要具备9个条件
1)秸秆比较高——利于收获较多的生物产量。株高在280厘米至300厘米为宜。
秸秆高的同时又低“抗倒伏能力”和“抗倒折能力”要求比较高(简称“高抗双倒”),需要品种“三位一体”的特征:根系发达(避免根倒和茎倒)+审定公告高抗茎腐病(避免“青枯”或“黄枯”而引发早衰)+茎秆弹性好(韧性好,审定的“双倒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为好)。
2)审定的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1%为好(越高越好)——因为饲养的核心物质是“蛋白质”。
3)审定的籽粒粗脂肪含量不低于4%为好(越高越好)。
4)审定的粗淀粉含量低于70%为好——因为粗淀粉含量越低=其它的有益物质含量越低。

5)必须“活秆成熟不早衰”,因为一旦出现早衰,直接减产20%左右(见下图)。


6)对南方锈病要“中抗”及以上抗病。
7)果穗的苞叶不允许出现“枯白斑”——因为这是大斑病的容易发生的特征,一旦发病条件合适,会很快叶片干枯而减产。

8)田间多个品种对比,要长势相对“水灵”,不能轻易出现“叶片打卷”等萎蔫现象。


9)品种的耐密性能要好——可以种植密度5000株左右(行距55厘米×株距24厘米,或者行距60厘米×22厘米),也就要求【高抗茎腐病+“高抗双倒”为前提条件下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