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棒上长出的瘤状物,祸害玉米产量,每斤却卖几十元,看到别丢

玉米是常见的农作物,喜热耐寒,一般情况下,玉米自身的抗逆性相对较强,轻微的干旱对它们来说不仅没有害处,反而能够让其更好的生长。要说能让农民们头疼的,也就是大涝这种极端的天气了。可对于不少的农民来讲,还有一样东西能让他们既开心又害怕,它就是玉米在霉变后长出的“瘤状物”。

乍一听人们可能会感到害怕,毕竟瘤状物这种东西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不好的病害,但为什么农民朋友会兴奋呢?这就不得不谈一谈它的价值了。虽说它对玉米有害,也会降低玉米的产量,但是这个东西本身却很值钱,价格也是玉米的几十倍。农民朋友种玉米为的就是收成之后换钱,这种霉菌虽然伤害了玉米,但是却能达到和种植玉米一样的效果。

本篇内容我们就来谈一谈瘤状物到底是如何长成的?这种东西真的能吃吗?它又为什么值钱呢?大家看完后对这些问题就有答案了。

这种瘤状物的学名叫“玉米黑粉菌”,由于南方气候湿润,遇到梅雨季节更是有连绵不断的雨,玉米长时间接受不到太阳的照射,自然就会发霉,最终长出这种形状不一的真菌。它的外形很丑,刚开始可能是白色,长着长着就成了灰色,最终里面还会包有大量黑色粉末,这也是真菌的孢子,正是这个东西大量破坏玉米,严重时甚至可以将玉米产量降低10%。

介绍完玉米黑粉菌的长成条件,接下来就谈一谈它到底能不能吃?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高粱乌米”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物质匮乏,人们的温饱问题难以解决,农村小孩们便会在地里找各种各样奇怪的吃食,榆钱儿、野菜、槐花都是他们的最爱。

当时也有很多人家种高粱,在高粱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因霉菌污染形成一个白色棒状物,它的里面有大量黑色粉末,但孩子们却管不了这么多,摘下来就直接塞到嘴里吃,并且把它们叫做“乌米”。这个东西清甜可口,吃起来味道不错。

同理,我们的玉米黑粉菌正是长在玉米上的“乌米”,虽说看起来很丑,但是口感与高粱乌米很相似,除了能直接吃以外,还有不少人炒着吃、煮着吃,熟了之后的口感与蘑菇很相似,还夹杂了一丝甜味。

所以说玉米黑粉菌是可以吃的,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可它为什么能卖的那么贵呢?

其实,玉米黑粉菌并不是我国的特产,在北美地区很早就开始盛行这种真菌。因为口感与黑松露有相似之处,所以外国人对它的评价很高,甚至把它称为“玉米黑松露”。但这种东西在国外的售价没有很高,为什么一到国内就摇身一变,成了大家买不起的食物呢?

还是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不论什么东西,只要稀少就会值钱。虽说我国一些南方地区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玉米黑粉菌,但这些真菌并不是个个都能吃的。其实,玉米黑粉菌**的食用时间就是它刚刚长出来的时候,那口感可是好的没话说。

可矛盾也出现在这里,一些农户们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会刻意抑制玉米黑粉菌的生长,所以在玉米未发霉或者刚刚发霉的时候,他们就会打不少农药企图阻止玉米黑粉菌的生长。不论最后真菌有没有长成,打了农药的东西终究是不健康的。

除了农户种植的玉米,也有一些野生玉米会长玉米黑粉菌,但毕竟数量有限,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如今我国能食用的玉米黑粉菌数量极少,除此之外,这种真菌也有一些营养价值,单凭这两点,玉米黑粉菌能卖出高价就不稀奇了。

虽说这种真菌可以食用,也比较值钱,但还是不建议农户们故意让它大量繁殖。毕竟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也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一旦所有人都一味地追求钱财,忘记本心,借玉米培养玉米黑粉菌,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当然,如果玉米在自然条件下长出了玉米黑粉菌,农户们也不要害怕,把它们采摘下来食用或卖钱都行。总之,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玉米黑粉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