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申遗成功!抚州与巴彦淖尔的奇妙缘分

9月4日,国际灌排委员会公布了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我国申报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和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被收录其中。这两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和江西省抚州市,同时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河套灌区总干渠

抚州千金陂遗址

近日,记者在参加践行“四力”走边疆——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辑)巴彦淖尔行活动时深切感受到,巴彦淖尔、抚州这两座在人们印象中迥然不同的城市,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缘份。

一、临川·临河

临川区、临河区,这对“同义词”分别是两座城市的名字,分别是抚州市和巴彦淖尔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川”和“河”指的都是当地的母亲河。

临川的“川”是抚河。千金陂位于抚河干流上,是长江中游赣抚平原灌溉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重力式干砌石江河制导工程。它的建成保障了中洲围的灌溉引水,同时对抚河防洪、抚州城市水环境修复、水运保障发挥重要作用,现状灌溉面积2.2万亩。

抚河

而临河的“河”是黄河,临河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中部,居河套平原腹地,坐落在黄河“几” 字弯上方。河套灌区是黄河多沙河流引水灌溉的典范。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的河套灌区,见证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变迁的历史,是内蒙古高原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生态屏障,现状灌溉面积1020万亩。

内蒙古境内的黄河(资料图)

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聚居着蒙、汉、回、满40多个民族。位于祖国正北方、阴山脚下、黄河岸边的巴彦淖尔,因为天赐沃土、天然灌溉的大自然馈赠,加上河套儿女的勤劳勇敢,造就了独特天成的丰富绿色农牧业资源。

二、赣抚粮仓·塞外粮仓

抚州,是特产富饶的赣抚粮仓。抚州每年生产粮食50多亿斤,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基地。南丰、广昌、崇仁、临川、资溪、东乡、黎川等县区分别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蜜桔之乡、白莲之乡、麻鸡之乡、西瓜之乡、面包之乡、生猪之乡和香榧之乡。

而巴彦淖尔则有着“塞上江南、塞外粮仓”的美誉。8月的巴彦淖尔,迎来了流金叠翠的丰收季节。七彩农田辉映相连,平畴沃野瓜香果甜,辽阔草原牧歌悠扬……一幅现代农牧业融合发展的壮美画卷,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八百里河套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再加上黄河水的滋润,特别适合瓜果蔬菜的生长。巴彦淖尔有玉米、向日葵和小麦三大作物,是全国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脱水菜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番茄原料生产、番茄制品加工基地,世界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无毛绒分梳基地……

为解决农产品品牌小、散、乱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巴彦淖尔着力打造了“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年来,“天赋河套”队伍迅速壮大,授权使用“天赋河套”品牌的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从首批6家企业10款产品发展到目前11家企业49款产品,一大批河套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搭乘“天赋河套”品牌巨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演绎着从“塞外粮仓”到“天下厨房”转型升级的农业奇迹。

三、王安石·王昭君

抚州,是人才辈出的才子之乡。这里涌现了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陆九渊等一大批名儒巨公,以及舒同、游国恩、盛中国等现当代文化名人。

而巴彦淖尔同样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诞生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千古名句;这里吟唱过走西口的悲壮曲调,《鸿雁》醉人的旋律响彻四方;这里的阴山岩刻讲述着先民的传奇,秦汉长城倾诉着狼烟四起的岁月;这里流传着蒙恬修筑长城的故事,承载着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汉代荣光。

值得一提的是,抚州先贤王安石的组诗作品《明妃曲二首》,被誉为咏王昭君最好的诗作。而昭君出塞中的“塞”,就是巴彦淖尔的鸡鹿塞。

明妃曲二首

[ 宋 ] 王安石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巴彦淖尔市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

四、梦湖·应天湖

梦湖中最核心的景致无疑是梦园,梦园以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人物杜丽娘、柳梦梅雕像和杜府花园为主景,梦幻般再现杜柳缠绵爱情的迷人场景。而位于爱神广场的杜柳雕像被称为“东方爱神”雕像,凸显了生死相依的爱情主题。

抚州梦湖

在巴彦淖尔,也有一泓波光潋滟的湖水——应天湖,也有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连理”的由来。相传隋唐时期,生活在河套地区的汉族青年连成与草原上的突厥姑娘理玛在山中偶遇并一见钟情。一年后他们在约会处起誓相许终身,旁边一低洼处突然泉水喷涌,即成小湖。他们的恋情被发现后,突厥主以异族不能通婚为由将连成驱逐,当日湖水枯竭,当月草原大旱,当地牧人每夜同梦“连成和理玛是天宫派往人间的连理泉神,只有相拥相伴才能润泽苍生”。突厥主和族人顺应天意,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泉水随后常年喷涌,形成应天湖。应天湖还有另一个名称:民族团结湖。

巴彦淖尔应天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