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麦、稻谷、大豆价格上涨之后,中国食用油价格也会上涨吗


进入2020年,中国先是玉米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继而带动小麦市场价格、稻谷市场价格上涨,大豆市场价格上涨更是达到近年来少有的水平。在这些商品之后,食用油的市场价格会不会也上涨呢?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不仅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也是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

大豆油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分析,2018/2019年度中国食用油年度消费总量为3978万吨,按2019年末中国公布的大陆人口数为140005万人计算,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为28.4公斤,其中人均食用消费量为25.1公斤(不含工业及其他消费和出口量),均超过了2017年度世界人均食用油消费量24.4公斤的水平。

中国的主要食用油植物油以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为主,其中豆油80%以上依赖进口,棕榈油则是全部进口,菜籽油也有近50%依赖进口。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中国,近年来大豆生产量远远赶不上消费量。



在中国消费的主要食用油中,尤以豆油的消费量最大,因此,每年国际大豆价格的变动对豆油价格影响很大。

最近几年来,中国进口大豆均在8000万吨以上,其中2017年进口大豆9554万吨。2020年前九个月中国进口大豆7452.9万吨,较2019年同期的6450.8万吨增加15.5%。

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国,是美国、巴西等国。作为全球大豆大宗交接结算依据的美国CBOT大豆,期价已经创出了近四年来的新高。据美国农业部给出的预测数据显示,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为41.7亿蒲式耳,由此造成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下调1亿蒲式耳,为1.9亿蒲式耳,这将是7年来的最低。而巴西新季大豆还要2-3月的时间才能上市,这就意味着未来国际大豆价格还将继续上演上涨行情,进口大豆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100%进口的棕榈油,现在的行情如何呢?

棕榈油的最大生产国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棕榈油库存下挫至2017年6月以来最低,较前月减少8.6%至157万吨。10月毛棕榈油产量较前月下滑7.8%至172万吨,市场价格也将上扬。

菜籽油

2019年中国油菜籽产量为1353万吨(折合菜籽油405.9万吨),进口油菜籽273.7万吨(折合菜籽油71万吨),进口菜籽油161.5万吨。

中国的的非转基因油菜籽由于产量和含油量的限制,加上没有政策保护价收购,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产量徘徊不前,只有大量进口菜籽油才能保证供给。受进口菜籽油价格冲击,目前国内油企以进口油菜籽或进口菜籽油加工为主,以国产菜籽油制炼为辅的局面。由于受到国际关系和疫情的影响,进口菜籽油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2019年中国八大油料作物的总产量达6666万吨;利用国产油料(扣除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籽等四种油料部分直接食用外)榨油的油料量为3725万吨。榨得的食用植物油(含玉米油、稻米油及其他小宗油脂)预测为1202.8万吨;2019年进口各类油料合计为9330.8万吨;进口各类食用植物油合计为1152.7万吨;2018/2019年度中国食用油年度消费总量为3978.0万吨。

综上所述,国际市场油脂油料的价格变动,对中国食用油市场价格影响非同小可。在今年的特殊年景下,中国的食用油市场价格将步玉米、小麦、稻谷、大豆市场价格上涨的后尘几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