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博士农场”喜丰收 鲜食玉米成为健康新时尚

口感像水果,营养价值高。眼下大兴庄镇周村“博士农场”里一派丰收景象,50余亩鲜食玉米迎来了丰收,“博士农场”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卞超研究员和“阳光璟秀”品牌运营钟翌宁正号集村民们趁晴好天气抓紧抢收,收获、运输多车联动,一个个颗粒饱满、甜糯多汁的高品质鲜食玉米源源不断地被收进粮斗,随即被运往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处理,确保以最新鲜的状态呈现在大家的餐桌上。

为解决我国高品质鲜食玉米品种缺乏和鲜食玉米产业化相对滞后的问题,今年6月份,中国农业大学卞超博士在大兴庄镇周村选择了50余亩试验田,以鲜食玉米营养健康功能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核心,综合利用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关联分析和分子设计育种等不同方法交叉融合,通过传统育种、双单倍体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提高鲜食玉米品质和风味,对鲜食玉米新组合进行田间测试和筛选并进行示范。

▲阳光璟秀运营团队成员钟翌宁展示鲜食玉米不同品种

在种植期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及博士们的深入田间地头,把研发成果、科研技术展现在农场里,通过产业联动、技术渗透等手段,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实现农民共享一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良好景象,培育适宜平谷地区的优质、多抗、营养强化鲜食玉米品种及“阳光璟秀”品牌。

据了解,“博士农场”选址在周村的有机种植基地,通过中国农大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博士团队核心技术的输出,依托“博士农场”田间测试各类高品质鲜食甜糯玉米21个品种,其中包括白糯、彩糯、黑紫糯、紫甜、白甜、黄甜、黄白甜等品种。筛选出高产、优质的鲜食玉米组合进行品种审定。口味突出,色彩诱人,营养价值高,同时含有大量营养保健物质。

接下来,大兴庄镇将与中国农业大学、“阳光璟秀”运营团队持续探索鲜食玉米产品的产销模式,为未来扩大生产规模做好准备,引领村民转变生产观念,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下游的产业化应用,使健康玉米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为提升国民健康、营养型农产品的竞争力奠定基础,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西南商报源点新闻记者 李吉明 (图由大兴庄镇党群工作办公室提供)

编辑丨张天一 责编丨陶岚 冯丹

校对丨许一川 审核丨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