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国审高产玉米新品种,除了高抗茎腐病,还有哪些异同之处?


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最新审定品种里,有两个品种表现突出,抗茎腐病,抗倒伏,耐密植,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适合黄淮海地区种植。它们分别是“京农科458”和“京农科767”。大家也许会问,同样是一个单位育成的2个品种,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之处?下面我来给大家梳理一下。

(1)育种单位相同,推广单位有别

京农科458和京农科767都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其组合分别是:“京17D454×京2418”和“京749×京2416K”。审定编号分别是:国审玉20210451和国审玉20210452。但是,“京农科458”是以北京顺鑫种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推广运营,而京农科767则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主推广运营。

(2)成熟期不同

京农科458黄淮海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3天。京农科767黄淮海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熟0.5天。两个品种的生育期都是103天,成熟期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因为,与对照品种相比,前者早熟1.3天,后者早熟0.5天。说明京农科458的成熟期比京农科767略早。

(3)幼苗期习性基本相同

两个品种幼苗都表现叶鞘紫色,叶片绿色。京农科458花药紫色,但京农科767花药是浅紫色,略有不同。

(4)株型相同,株高不同

两个品种都是紧凑株型,成株叶片都是19片。植株生长都比较健壮,根系发达,抗倒性也不错。但两个品种的株高和穗位不同。京农科458平均株高259厘米,穗位高98厘米。京农科767平均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01厘米。前者株高和穗位都略低些。

(5)果穗大小相同,但籽粒性状不同

两个品种的果穗都是筒形,果穗大小基本一致,穗长17-18厘米左右,穗行数14-18行,穗粗5.0-5.1厘米,籽粒都是半马齿型。但京农科458是红轴黄粒,百粒重35.9克,容重798克/升。而京农科767是白轴黄粒,百粒重34.35克,籽粒容重778克/升。显然前者的籽粒性状比后者优良,商品性也略高一筹。

(6)抗病能力基本相同

京农科458接种鉴定结果,抗茎腐病,高感穗腐病,感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京农科767接种鉴定结果,抗茎腐病,感穗腐病、小斑病、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两个品种都抗茎腐病,但对其它病害都是感病或者高感。应注意观察和防治。

(7)产量水平相当

京农科458参加黄淮海夏播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9.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7%;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2.4%。京农科767参加黄淮海夏播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75.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6%;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4.1%。

(8)适应范围相同

两个品种都是通过国家黄淮海地区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南部及其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夏播种植。

(9)种植技术要点略有差异

两个品种都是适应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播期6月上中旬。注意防治玉米瘤黑粉病和穗腐病。不同之处是京农科458每亩密度5000株左右,而京农科767密度稍低,每亩4500-5000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