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种植
适合的品种对优质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但是绝不是说种植一个好的品种就一定可以收获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主要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合理的田间管理,。
1. 优质青贮玉米的定义:
优秀的籽粒玉米,高的生物学产量和优异的品质是高质量青贮玉米的必备特征,具有干物质含量高、粗蛋白含量高、淀粉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良好的消化率和吸收率等标准。因此,优质的青贮玉米首先必须是优秀的籽粒玉米,而且优秀的籽粒玉米一定是通过国外引进的优秀品种与国外本地品种杂交得到的。一级青贮指标见下表:

2. 玉米种植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品种由稀缺到品种井喷,由不断提升到同质化严重,从2016年到2019年仅四年时间,国审+省审品种由469个上升到2278个,翻了近4倍。

其次是种植由精耕细作到简单粗放再到简约化管理,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
第三是同时随着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发展,大田管理由人工作业为主发展为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
第四是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土地由碎片化转为规模化,种植人员也由原来的许多散户变为少量的种植大户。通过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判断中国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
3.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田间管理的服务
首先,想通过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新品种来实现产量的突破越来越来难,品种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其次部分地区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如果没有提前的规划或预测,那么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失可能会不断增加;
第三是由于缺乏合理的施肥规划,常年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情况越来越严重;
第四是由于种植户普遍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需要通过定向的技术服务指导来提升他们的种植水平;
最后一点由于市场上农资产品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假货、次货横行,急需通过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甄别,减少种植者的损失。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我们必须要重视田间管理的服务。
4. 高产玉米栽培技术
(1)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方法
将玉米生育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发期-出苗期(萌发需水),此阶段需水量极少,不怕旱,总需水量约为 1.2m³/亩,占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13%左右,只需有底墒即可,而且轻度的干旱可以促进玉米植株根系的发育。
第二阶段:9叶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营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和生殖生长即将开始的时期),此阶段需水量大,约为4.87m³/亩,占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32.6%左右,此阶段不能受旱,否则会大幅减少产量和淀粉含量。
第三阶段:抽雄吐丝授粉期(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阶段是玉米整个生长周期里需水最多的阶段,需水量约 5.41m³/亩,占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41%,此阶段缺水会对玉米生殖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籽粒产量急剧下降。
第四阶段:灌浆期-成熟期,此阶段需水量也较小,为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10%左右,水分的主要功能为籽粒灌浆,此阶段的重点应该防止青贮玉米叶片早衰,导致纤维含量增加。
(2)播种
播种条件:
种子大小均匀一致;5-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土壤(5-10cm)含水量为60%左右。
播种方法:
整地20cm-40cm,但不要深翻,播种4-5cm深,深浅一致。选择种植品种最适的播种密度,密度过高会导致:玉米会变高、变细,倒伏的风险加大;千粒重、穗粒数会下降,秃尖长会增加;通风透光性差,造成田间郁避,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漫延,水肥需求量增加,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

玉米
播后及时镇压,避免出现弱苗。
混播技术:
豆科作物和玉米、苜蓿和玉米混播:可以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固氮的功能,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地块整个生物产量;
早熟、晚熟玉米品种混播:即可保证淀粉含量,也可以保证干物质含量。
(3)施肥管理
玉米需肥规律(大量元素肥料):
苗期需肥量极少,N、P、K肥需求量不超过总需求量3%;
中期N肥需要量为总需氮量的51.2%,P肥需要量为总需磷量的63.9%,K肥需要量为总需钾量的97%;
后期N肥需要量为总需氮量的46.7%,P肥需要量为总需磷量的35%,钾肥后期不需要;通过玉米的需肥规律我们可以制定如下的施肥方案:
**施肥方案:
底肥:P、K肥施足,N肥施用40%,因为氮肥如尿素易流失且防止前期贪青徒长,后期脱肥;
追肥:在大喇叭口期营养生长旺盛的时期追N肥,追肥量为氮肥用量的60%左右。也可以在种植时施用N、P、K三元复合缓释肥,后期不追肥。
牧场要重视牛粪的使用,不仅可以减轻环保的压力,同时可以提高地力,增加青贮玉米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
(4)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时期:
展开叶3-5叶期的时候,春播区可以采用苗期封闭+苗后除草,夏播区只能采用苗后除草剂。除草剂常用的化合物有苯磺隆,烟嘧磺隆、烯草胺等,尽量用复配(2种化合物以上)农药除草。
玉米3-5叶期
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专业喷雾设备,质量差的设备容易喷不均匀导致产生药害;
喷药时间在早晨或傍晚,高温情况下容易产生药害;
一周内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
(5)低温冻害
判断方法:
玉米受到低温冻害严重程度需要确定生长点是否遭受冻害,如果生长点发黑、发黄,说明生长点受到冻害,玉米植株已经死亡;如果生长点发白、发绿,仅叶面冻伤,则玉米不会死亡,但跟踪后发现,玉米受到冻害后,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

玉米
冻害防控方法:
控制播种深度5-6cm,前期施足磷肥,促进根系发育;适时晚播,错开平常低温时间段,使用好的种衣剂等方法。
5. 经典问答环节
Q1:地块碎片化管理怎么操作?
碎片化的地块由于原来的种植管理模式、前茬作物种类和病虫害情况、土壤肥力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其很难进行简约化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其相似性分类,根据每个类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种植管理措施,这点对于承包土地的大种植户来说尤为重要。
Q2:抗低温包衣剂什么原理?成本大概多少?
抗低温包衣剂的主要原理是春播区防止戊唑醇低温抑芽,增加抗性的作用,成本要比普通的包衣剂多4倍左右。
Q3:病虫害爆发有没有什么规律,如何防治?
病虫害爆发的规律性不强,但可以根据当地历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病虫害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提前预防不仅效果好,而且投入低,后期发生了再去防治效果差,投入多。
Q4:国内大垄双行技术适用范围?
国内大多数地区都适合大垄双行技术推广,可以使光热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可有效防止秃尖,抗倒伏,40/80cm或40/90cm
Q5:增施钾肥会不会导致青贮玉米中钾离子含量超标?
增施钾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和品质,作物吸收钾离子有一定的范围,植株本身会自己调节,不会出现钾离子含量过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