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北大荒 大美挠力河丨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开展挠力河保护行动侧记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作为农场发展的鲜明“底色”,大力开展守护挠力河行动,从退、管、治、护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一条绿意盎然的经济发展新路径。

以“退”为进 打造“网红打卡”新地标

初春,当你走进位于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原第四管理区长林岛的挠力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顷碧波映入眼帘,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鹭成群结队,时而盘旋天空,时而觅食嬉戏,时而翩翩起舞,场面甚是壮观。

湿地,被誉为“城市之肺”“地球之肾”“生物超市”和大自然的物种基因库。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每年投入资金30多万元用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着“应退尽退”的原则,实现退耕还湿面积2.5万余亩。

山美果甜,水碧天蓝、“塞外九寨”“天然氧吧”,“看北大荒,去长林岛”,这是来自双鸭山游客李阳给予“长林岛湿地”的评价。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借助丰富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倾力打造“长林岛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寒疆果都旅游度假区”,统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采摘、品果、垂钓、自然山林游玩、农家乐餐饮住宿……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规划设计“三区十园”将山、水、园、林、路综合规划,打造集林果生产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每年吸引游客近万人。

以“果”扬名 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

享有“绿色寒疆果都”美誉的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坐落在完达山北麓、三江平原东南部,境内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69万公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土壤硒含量高,土质肥沃,温度适宜,为好果品的生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依托场部地区三面环山的广阔资源优势,坚定“兴特色生态产业、走强果富民之路”,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全场果树种植面积1万余亩,拥有苹果、梨、李子、杏、葡萄五大品系120多个品种,年产鲜果1万吨,产值5000万元。

九台晚李、金红苹果、锦绣海棠、龙丰……农场的果品因其个大味美、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金红123苹果”成为垦区著名商标,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哈尔滨等城市,寒疆果品和苗木还远销到俄罗斯。

在果品营销上,农场以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为基础,线上通过直播带货、开设淘宝、拼多多店铺等促进销售。农场还积极外引果类深加工企业,生产罐头、果汁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同时,主动对接“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拓展营销渠道,促进果品营销“一盘棋”和营销“大格局”向纵深推进。

生态林业发展,已成为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最大特色和最亮的名片。

大米、鲜食玉米、果汁、罐头、杂粮礼盒、30天营养粥、南瓜子礼盒、挂面……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以“寒疆果”和“长林岛”为品牌,大力研发了“寒疆果都”系列产品,积极对接集团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把农场自有产品纳入产品榜单,年销售额达200余万元。

以“农”为本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湿地的自然环境,使土壤开发前处于长时间厌氧环境,形成营养丰富的草甸黑土地。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草甸土、黑土占比91%,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

“湿地是气候天然的缓冲器和稳定器,具有调节温度、降雨量的作用。我们农场2021年经历了长达54天没有效降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旱情,全场平均降水量330.4mm。但是与挠力河湿地距离最近的第四管理区降水量427mm,比平均降水量多了96.6mm,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带来的影响。2021年粮食产量达到了9.13亿斤,创历年最高”。农场副总经理李边海介绍到。

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优质的农产品。今年,北大荒集团五九七农场坚持把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的重要内容,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市场发展需求,依托当地寒地黑土、富硒土壤的独特优势,打造1000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精选博斯糯9优良品种进行种植,预计年产鲜食玉米240万穗。

同时,农场争取资金建设1000万穗鲜食玉米冷链物流设备和加工厂房、加工线;今年农场计划研发甜糯玉米周边产品:玉米汁、玉米浆包、即食玉米粒等产品,推进鲜食玉米种、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李士会 记者 王林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