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馋嘴的米花吗?现在的小孩应该没几个认得吧

小编从小在桂林乡下长大,小时候嘴巴馋,也就是大人常说的脖子后面的窝窝深,上掏马蜂窝,下捉麻拐鱼就不吹了,但印象最深的,无疑是一个月来一次村里的“米花夫妇”了。

米花是什么呢?可能有的小伙伴要问了。是不是电影院里常吃的那种,一大桶,很香的那个呢?

爆米花

当然不是了,米花米花,自然是大米爆的花嘛,上图那个爆米花其实是玉米做的,而且要想花朵开得多开的大,一般用的都是很小粒那种玉米,并不是我们街上常见那种大根的玉米。而我所说的米花,其实就是大米爆的。有点类似与下图这个。

你们要的米花

而我小时候馋嘴的米花是什么样的呢?其实是一根根圆筒状的,颜色一般是白色,当然了,有些是黄色,主要是看加不加色素。而今天下班的时候,我正好看在路上有人在卖,勾起了那久违的回忆。

2块钱一包

怎么样,大家有印象了吗?那“米花夫妇”开着一辆拖拉机,有时候也可能是拉着2轮的板车在各个村里转悠,一般都是找剧场球场之类人多的地方摆好机器,然后丈夫开始沿着村里的路叫卖,就跟卖冰棒那样。然后小伙伴们就在家长的带领下出动了。一般都是直接拿米过去,当然了,必带的就是双层的饲料袋,里面那层跟薄膜一样的,防止米花漏气。

一斤大米要买2毛钱的糖精,因为时间太久远,我也只记得糖精的价钱,关于米花多少钱一斤米我是真的忘记了,那个时候就是“米花夫妇”从机器那里把米花一截截的折断,放进我们准备好的袋子里,特别热闹。随着后面上学,还有时代的发展,类似的“米花夫妇”已经很少见甚至消失了。想吃米花也不知道去哪里买,要知道那可是小时候念念不忘的东西呢!

今天买了米花的同时,还买了一包别的,类似于尖堆的东西,反正我就喊它尖堆了,也挺好吃的,味道好像有点莲藕,又好像麦麸的味道。

这种就比米花贵一倍,要四块钱一包,不过吃起来也不错。但不管米花还是尖堆,都非常地干脆,吃了点就需要喝水了,在城市里能遇着小时候的零食,那真的是非常开心的。当然了,童年的时候还有那排排装的油条,那也是非常的美味呢!只是现在见不到,看来得回乡下才能找着了!

读者们童年还有什么馋嘴的零食吗?也一起说说吧,没准能遇着老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