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珍珠米

无锡人把玉米称为珍珠米,对它表现出特别喜欢。
玉米和水稻小麦同属禾本科,作为北方的重要粮食作物,北方人称之为棒子、苞米、谷。南方人不知从何时起,家家户户在农田边种上玉米——因为南方的大片农田不种玉米,农田全部种水稻。有的会在菜园中安排部分土地种上。
菜园里的玉米,常被人注目。暮春和初夏几乎“无缝”衔接,春天一过,菜园里的农作物只有吃得消热辣的太阳的,才能蓬勃生长,玉米在这个季节转换的节点上站出来了。玉米的生长时刻表很准,从清明小苗移栽,历经谷雨、立夏,一个月后,“小美人”已亭亭玉立,长到一米高。此时的玉米秆挺叶秀,互生的叶片在喇叭状的叶蕊中伸张,叶片接连出来。长到6片叶子时,其高度就和人比肩了。长在其旁边的紫茄、黄瓜、青椒还没形成气势,比形态、比色彩,玉米都占上风,似乎是上天对它们分外眷顾,为它们开放所有空间、松开时间的绳索,任它们长出的每片叶子都能自由飞翔!
时节进入小满,玉米进入生殖期。初夏的东南风柔和温热,催得花的顶蕊中长出雄性的花穗。那花穗先包紧、后散开,探出五六支小穗,几天后穗上缀满小花。玉米花密,盛开时花粉随风落下,枝杆中已冒出玉米的雏形,小小襁褓中的玉米棒子长出来了,几天就吐出了玉米须,始细密,渐蓬松,松散适度,如丝缕盖住穗的上端,显出嫩绿、浅紫、淡黄和玉色。有一阵风吹过,雄花上面的花粉轻轻洒落,被玉米须粘住、裹住,然后云淡风轻地完成授粉。

再过一段时间,玉米成熟了。人们要的是嫩玉米,不是粒粒显硬的那种老玉米。从玉米秆上掰下第一穗,带须的,结结实实的。撕开包叶,紧密排列的籽粒闪出新鲜的湿黄亮色,用手掐一下,软硬适中。
老法是在蒸饭的铁锅中放上玉米,饭熟玉米香。吃上新鲜玉米的小孩最快乐,他们顾不上烫手,拿上一根玉米,啃上一口又一口。大人们吃上一口刚出锅的玉米,也是惬意逍遥。以前农村的家家户户,不怎么说玉米好吃,只用“珍珠米”三个字称呼玉米,把全部喜爱都放进去了。如今科技发达,人们改良了吃玉米的办法,只要蒸熟玉米后包装、塑封,“锁住”香气,就随时可以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口福。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来源:作者:蒋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