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叶子发黄了,怎么办?除草剂、播种过深、缺素等都可能

玉米在出苗后出现叶片发黄,一般先从叶尖先发生,严重发黄的会出现干枯。一般玉米苗期发黄的原因有缺素、播种过深、种植过密、旱涝影响、病虫危害、除草剂药害几种。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缺素

玉米幼苗时期缺素很容易导致黄化,如缺氮、铁、锌、锰、镁等均会造成不同症状的黄叶。

缺氮:表现出下边叶片先发黄

缺铁:新叶上叶片出现叶片发黄。可以喷施0.1%-0.5%的硫酸亚铁或 0.5%氨基酸铁。

缺锌:幼叶呈现出淡黄色至白色,可以喷施 0.2%硫酸锌。

缺锰:幼叶脉间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向下弯曲。可以叶面喷施 0.2%硫酸锰溶液。

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条纹,可以叶面喷施0.5%硫酸镁溶液。

一般每亩用50-75千克,喷施1-2次,间隔至少7天。

如果不确定缺哪种元素可以喷施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混合叶面肥,碰上含氨基酸叶面肥。

二、播种过深

当种子播种过深时,种子不易发芽,幼苗的根系生长受到影响。

播种时深度要控制在 3-5 厘米,当浅于3cm时,表层土过干,不容易萌发,深于5cm 时,会导致出苗慢,苗弱现象。

如果已经出现因播种过深导致的苗子发黄,一定不要让土壤太干,及时浇水。

三、种植过密

播种时,一般每穴播种 3-4 粒种子,在出苗后将弱苗进行剔除。如果不及时进行间苗就会导致幼苗拥挤,相互竞争营养、水分、光照等,然后形成弱苗,病苗,黄苗。

应及时进行间苗:在玉米 3-4 片叶时进行间苗,6-7 片也是进行定苗,每亩留苗数要根据种植品种及目的进行定苗。

四、旱涝影响

玉米播种前或播种后浇水不足,种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进而影响正常发芽出苗,出苗时间过长造成弱苗、苗期发黄;水分过大时,如玉米苗期遇上雨季或低洼地块排水不良,影响根系的透气性,从而引起叶片发黄。

五、病虫危害

1.在出苗后,如遇到长期低温或阴雨天气,极易发生玉米苗枯病。苗枯病多在 2-3 叶时期开始发病,发病后幼苗叶片出现发黄干枯,边缘焦枯,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干枯。

注意在发病初期用恶霉灵+叶面肥喷施玉米基部。

2.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金针虫、蚜虫、粘虫、蓟马、瑞典杆蝇、地老虎、耕葵粉蚧等,耕葵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茎基部、根部和叶鞘内,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叶鞘首先发黄干枯。

及时用 40%辛硫磷乳油 500-1000 倍液,或其它内吸性杀虫剂 500-1000 倍液喷施于玉米幼苗茎基部或灌根。其它虫害用一般高效低毒杀虫剂即可。

六、除草剂

除草剂使用不当少数,农民随意加大除草剂用量;盲目与其它农药混用;用药浓度过高;喷雾器互用;假冒伪劣除草剂对后作的影响,都会造成玉米黄苗。如果发现因除草剂造成的黄苗,可以进行浇水,并喷施叶面肥加芸苔素内酯,以快速缓解药害。

以上就是玉米苗期发黄的原因,大家可以根据苗子情况寻找对应的原因,及时进行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