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端午“粽”情四海
文化飘香五月五

五月五日是传统的端午佳节,在端午佳节到来之际,或许各人的感受不同,对于端午的认识更不同,但端午首先是一个文化的端午,其次是一个民俗的端午,再就是一个有内容的端午,就是让文化飘香的五月五,才是真正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端午佳节摆露水,采艾叶,摘柳条,吃粽子,挂荷包,纪念屈原,划龙舟,可以说在端午这一天,人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过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享受到节日的快乐,既让节日快乐,也让节日有文化,更有传统,因此给人的感觉,端午一定要有文化,“粽情”端午,让文化飘香。
别样端午精彩无限


就在端午节期间,各地精心组织并推出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以主题演出、综艺展示、民俗体验、非遗展示、专题讲座等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端午节的文化传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你们当地的文化习俗又知道多少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山东这一天又有哪些习俗!
山东人钟爱用糯米或黄米包粽子,馅料众多,不过最传统的还是黄粘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角形,俗称“枣粽子”。临沂沂蒙山区和日照等地区,常用山坡上一种波勒树叶包粽子。
除粽子这一端午特定食品之外,山东各地还有端午节吃艾叶煮鸡蛋的习俗。端午一大早,家人便将新鲜的艾草放在锅里煮鸡蛋。鸡蛋熟时,蛋皮变成微绿色,还带着微微的艾草香。
碧筒饮是济南地区的习俗。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人饮莲茎,酒流入口中,成为端午乃至炎夏的消暑饮。
史料记载:古代,大明湖荷花盛开之际,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用簪子将莲叶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荷茎相通。从荷茎末端吸酒喝,“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
文化端午粽情四海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这是诗情画意,还有“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更是诗和远方,有人说端午是粽子节,有人说是屈原节,少了文化的端午什么节也不是,只有文化飘香的五月五端午节才最美丽,让人记忆犹新,更是久久不能忘怀,这才是真正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