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易县有个外国山

探秘易县外国山

早就听说过易县有座外国山,也曾多次到过外国山下的君玉村。听说山上还有建筑遗址,但始终没有上去过。

前两天,一位名叫郭宝华的保定朋友写了一篇关于外国山的研究文章《易县有座外国山,养在深闺人未识》发给我,看完后受到震撼,立刻萌生登顶外国山一探究竟的念头。

这一次我约到了在挪威留学放假回家的摄影师李昊同行,李昊约到了家住外国山下君玉村的老爷爷七十多岁的刘树财老人给我们做向导。我们先是在岭头人家休息并向刘树财老人了解外国山的情况。

刘树财老人说:别看我今年七十多岁,我也没有见过那些在山上住过的外国人。但是听父亲讲过。外国山上住的外国人都是美国牧师(博士),有男有女,他们平时都在保定市工作,偶尔会来山上住一阵儿。主要是度假和帮助当地村民看病,也宣传基督教。

老人说:我爷爷叫刘福元,又叫刘老吉,父亲名叫刘凤海。我们家祖籍在易县县城,后来搬到梁格庄北百泉村。当时父亲因为帮助山上的美国人从梁格庄往山上挑东西,美国人见父亲身强体壮,为人厚道,就请他到山上住并帮他们看(音刊)山,后来就落户在君玉村了。

刘树财老人也称他们为牧师,并且记得他们的姓。他说马牧师是其中官儿最大的,他也提到陆牧师、温牧师等。他说当时这些人吃水很讲究,都要雇村民到山下柴厂村北沟去挑水,说那里的水好。村民每挑一次就给一块大洋。

老人说,美国人把这里的山租了一百年,还差二十年,因为日本入侵,他们就提前搬走了。他们也曾在山上开荒种地,以白玉米为主,都是他们从美国弄来的种子。当时美国是不允许把种子带到中国的,他们采取了邮寄的方法从美国先是寄来了很少的一些白玉米种子,逐渐种植繁育后越来越多了。现在紫荆关、南城司一带老百姓种植的“白洋棒子”就是从那时引进的。

采访结束,老人带我们登山。

由于雾气太大,看不清远处。山路已被灌木封住,没有向导是肯定找不到的。

幸好我们找了一位**向导,不但了解历史,还对上山道路十分熟悉。

别看老人七十多岁,身子骨很是硬朗,一直走在前边。

边走边用手里的棍子打掉灌木上的露水

但越往上走灌木越加茂密

前边已经看不到路了

但老人从小在这里长大,这座大山他不知道走过多少趟了

后来我们整个就钻进了灌木丛中。但有老人带路,我们觉得心里很有底

前边是一大片乔木,老人说,这几棵大松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栽的

钻进去,天仿佛都暗了下来

我们还是被这密林所吸引,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跟上,别掉队

忽然,一阵白色的雾气从前边飘过来

一抬头,第一座建筑遗址就在眼前。老人说,这是温木师的住所

近前一看,房子并不大,相当于当地百姓家的两间房子那么大

路上发现青石板铺成的台阶

快到山顶时,见到用石头垒起的路基

到了山顶,我们看到另一处比较大的建筑遗址。老人说这里就是马牧师的住所,他是这里的头儿。

此刻,由于四周雾气太大,也辨不清方向。房屋分为三间,还有两间配房。

房子前是一个十几平米的水池。老人说,这就是他们的简易游泳池。当时当地的百姓会从山下挑来水把它注满。

老人跟我们讲,这山上现存九个山头上各有一处建筑。当时称为度假别墅,现在看似乎也并不豪华,甚至有些简朴

我问,按说我们中国人不习惯把房子建到山顶,外国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老人说,大概因为这里树木高大,建在山上比较朝阳吧

因为天气不太好,路也不太好走,我们决定其他几个地方以后再看。于是在遗址前合影留念后就准备下山了

下山时,我们并没有原路往北返回,而是从山的东南侧下山,一路上乔木高大,遮天蔽日

老人说他希望将来这里开发成为一个景区,让更多人来这里游玩

其实这里的地理环境真的很适合搞一个丛林穿越之类的旅游项目

外国人选择这里作为避暑胜地还是很有眼光的。

这里位于官座岭南侧的山峰之上,视野极其开阔。背靠奇峰岭,南望云蒙叠翠,西邻拒马河,东望易县城。太行巍巍,群山苍茫。

这里还是紫荆关重要的一道关隘,官座岭口。现存四道长城遗址。

随着我县抽水蓄能项目的推进,一条九米宽的公路即将盘山而上,从而彻底改变这里交通不便的现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成为我县又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

以上撰文摄影 于正万

要想了解外国山的前世今生,请阅读郭宝华先生的《易县有座外国山,养在深闺人未识》

附:郭宝华先生撰写的研究文章《易县有座外国山,养在深闺人未识》全文

易县有座外国山 藏在深闺人未识

郭宝华

易县西依太行山脉,东揽华北平原,山川秀美,古建成群,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胜地。

在太行山脉的群峰之中深藏着一座神秘的外国山,它座落于紫荆关镇东10公里处的君玉村。村民房屋依外国山而建。这里峻峰奇景,苍松翠柏,生态原始,鸟语花香。天然植被覆盖率达到98%,实为天然氧吧。由于海拔较高,这里夏季凉爽舒适。

如今的外国山犹如养在深闺之少女,鲜为世人所识。那么外国山是如何而来呢?据易县刘金凤女士考证,光绪年间一位美国总统的女婿马牧师来到这里之后,见此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便开始雇人建房、修旱井、筑澡池。不久,山巅、山腰发展到十几处小别墅,成为名副其实地避暑山庄。

当地人时常提起的有:瑞(女)、绍、凤、陆、红(女)、马、温姓外国牧师。令当地百姓感激的是:他们治病用药从不收钱。后来,日本侵华占领紫荆关,这些牧师们才离开了这里。因为这里经常住着外国人,所以,当地百姓把这座山叫做外国山。随着岁月的流逝,美国人建的房屋、教堂早已成为断壁残垣。

官座岭长城 于正万拍摄于官道岭

笔者在研究保定思罗医院历史期间,偶然发现思罗医院院长陆长乐曾经多次去易县官座岭(官道岭)休闲度假。陆长乐在庚子事件之后于1902年来到保定行医30年,被誉为中国的外科先锋。他亲手创建了享誉华北的思罗医院(保定市第一医院前身),并负责长老会的医疗事务。当时保定府基督新教主要有美北长老会与公理会,据《保定市志》记载庚子之后,两派划分传教势力范围,公理会负责保定府东南两个方向,美北长老会负责西北区域。易县处于长老会负责的范围之内,依此推断外国山的名称由来应该与长老会及思罗医院有密切的关系。是否为美国总统女婿在光绪年间所发现开发目前尚无确切文献记载。但美国人在这里度假避暑、行医传教却是不争的事实。

1904年的保定思罗医院

中国外科的先锋----思罗医院创始人陆长乐

陆长乐后人曾经三次到访保定市第一医院,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珍贵的记忆:美国人把这一带统称为官座岭,早期尚无外国山这一称谓。山上有传教士修建的简易木屋、教堂。思罗医院的外国大夫每年都会有带薪假期,度假地主要是易县官座岭(外国山)与北戴河。1914年左右,洛克菲勒基金会考察团的弗朗西斯·皮博迪博士和罗杰·格林先生到访思罗医院,主要目的为洛克菲勒家族考察中国各省会的医疗状况,并为洛克菲勒家族提供医疗捐助的可行性报告。 期间陆长乐邀请考察团赴官座岭郊游度假,并为考察团勾勒了一幅美景-----在风景秀丽的官座岭(外国山)修建一所肺结核疗养院,并且利用湍急的水系发电输送至梁格庄火车站,这可能是官座岭水电站最早的构想。陆长乐畅想的伟大计划并没有实施,但这次官座岭(外国山)之游,秀美的山水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思罗医院赢得了9000美元的捐助,同时基金会为思罗医院提供了一名外籍医生、两名外籍护士。

陆长乐主持建造的思罗医院病房楼,现为保定市第一医院办公楼

考察团最后提交给洛克菲勒家族两个备选方案,第一、集中力量在北京建造一所高等医学院校,第二、在大型省会城市分别建立一所医学医疗机构。洛克菲勒家族选择了第一个方案,1915年起开始筹建,1916年选址动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本部为清朝的豫王府,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买下改造,1921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命名协和医学院。

1930年春末,陆长乐与好友北平的格林博士准备好行李,从思罗医院(保定市第一医院)的病房楼上眺望火车站,准备去官座岭(外国山)度假。下午他们终于登上了一辆敞开式装满谷物货车。火车到达高碑店后,陆长乐博士凭借他作为铁路首席外科医生的影响力,找到了一辆人力轨道车和四个强壮的人来操纵这辆车,改走祭陵专线一路向西,深夜到梁各庄镇。第二天清晨5点,他们步行上山。途中欣赏了崇陵的美景,继续走了几个小时,终于抵达美丽的官座岭(外国山)。当时的进山路线:梁格庄---崇陵---旺隆湖(后建)---柴厂---官道岭---外国山。一路溪水潺潺,鸟语花香。

格林的回忆:在山里,一些传教士建造了小屋。从山上可以俯瞰几个山谷,官座岭(外国山)的宁静和美丽永远不会被忘记。四周都是茂密的树叶,除了那些已被清除的地方,可以看到山谷的另一面。第二天早上,他们参加了当地基督徒举行的礼拜仪式,仪式前后都有病人要见陆长乐博士。一些人躺在树荫下,方便陆博士进行检查。陆长乐博士不时地叫格林注意,陆说:“你看,十年前我给他做了双侧腹股沟疝气手术。那个女人和我们一起回保定府,我们为她切除了一个巨大的卵巢囊肿。”在当时的中国很难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以确定治疗效果,但至少在这里,随访工作令人满意。他们在山里和平原上散步时,很明显感受到陆长乐博士是多么出名,多么受人爱戴。也表明他受到了各地官员和农民的尊重。

根据刘金凤女士文中所述当地村民所说的陆姓牧师显然就是陆长乐博士(非牧师)。由于口音与资料的缺失,其他人员无法确切考证,马牧师:思罗医院曾有马瑟(Mather)牧师的记载,个人具体资料不详。温牧师或为思罗医院的wylie博士,精通内外科,但以内科、结核病治疗为主。

美国摄影师甘博曾经拍摄了6000余张反映中国早期社会的摄影作品,而享誉华夏。他曾在20年代左右游览西陵及外国山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甘博(右一)与夫人在西陵石像生前

西陵内的摆设

甘博拍摄,西陵山间小路

在紫荆关君玉村南沟口东有一条通往官道岭的必经之路,顺岭头往下延伸属于柴厂村所在地。官座岭是君玉村和柴厂两村连接着的山脉,间距只有5公里。到了清朝,这片山岭又成为皇家选中的风水宝地。而紫荆关镇的东片四个村:君玉村、九源、孔各庄(主村不是)、高庄均为西陵红桩里地带,当时红桩里属于清西陵禁地。

官座岭又称官道岭,自古以来就是官方行军打仗必走的道路,这条盘山道从下到上衔接五道战国长城,和紫荆关相连。形成了得力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抗日战争时期,官道岭以东柴厂、以西紫荆关南沟都是抗日老根据地。君玉村就是根据抗日英雄李君玉壮烈牺牲的地方而命名的。

外国山,与附近山脉不同,它群峰环绕、土质肥沃,自清明山桃花野杏始放,随后的季节杜鹃、山荆花等各色野花连续盛开,争奇斗艳。登上外国山顶峰,可东观日出云海,可南望易州八景之云蒙叠翠,可西望拒马河奔腾不息,可北望奇峰岭层峦叠嶂。

通往外国山的道路狭窄,交通不便,限制了当地村庄的发展,但也相应的保留了外国山的原始地貌,原生态环境,偶尔会有驴友行至此地,无不感慨外国山的传奇历史与俊美的风景。

来源:狼山易水总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