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
[1]北京市教委社科重点项目,环首都流通圈三级配送网络集成优化研究,主持,2020年1月—2022年12月。 [2]北京物资学院项目,环首都流通圈物流供应链节点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主持,2019年10月—12月。 [3]山东省科技厅项目,农产品品控物流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之子课题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品控指标标准体系,主持,2014年7月—2017年6月
杜建国,管理学博士,江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从事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管理、企业环境行为分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系统管理学报》、《中国科技论文》和SSCI源刊Economic Modelling等刊物的评审专家
天作教育总部位于教育重镇——武汉,是一家从事中小学课外培训品牌的开发、教材的研发及推广的专业机构。 “自然作文”项目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并作为全国中语会“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单独立项,同时也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语文“少教多学”课题组子课题。 2010年6月,在四川绵阳举办的中语会年会上,原中语会理事长苏永康教授、中语会理事长、人教社编审顾之川博士、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组长赵明先生纷纷为《自然作文》教材题词
新矿集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全国煤炭行业深井开采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岩盐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所属的9家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新矿集团成立以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聚智创客联盟,下设技术研发、充填开采、矿井开采工程设计、矿井围岩控制工程、智慧矿山建设工程、矿山防治水工程六大研究中心。发挥专家团队、创客组织的作用,对标国内外标杆企业,强化借脑引智,建立起鼓励创新、服务创新、宽容创新、保障创新的系列制度,激活了全员全面创新的内在基因
编号为T/CECS 685-2020《房屋结构安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7〕014号)的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与杭州卓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房屋结构安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经协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 685-2020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房屋结构安全动态监测技术规程》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关键技术》中的课题《基于性能导向的既有公共建筑检测技术研究及管理平台建设》内的子课题“既有公共建筑安全性能评价体系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博士,任教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研究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曾在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PSU(波特兰州立大学)访问学习。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跨媒体网络大数据分析与研究中心主任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非专业性、非功利性和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是OG真人落实“三教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部分。 2020年7月1日上午10: 00-11:30,教务处邀请土木工程学院江召兵博士作了题为《碧海蓝天不尽看,科技造岛绘新篇》的通识讲座。为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江博士从个人简历与案例入手引题,以富有逻辑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从“南沙群岛概况(碧海蓝天)、亲历填岛工程(科技造岛)、海洋船舶研究(科研)、团队科研成果(数值模拟)”四大层面,以第一视角讲解了南海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瑰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从亲历南海吹沙填岛的实际工程出发,讲解工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解决方案,展现了一线科研和工程人员的艰辛、勤劳、才智和爱国热情
8月5日消息 近日网络中突然出现了大量关于邮政编码要取消了?……》《邮政编码要替代了……》的报道,并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而据最新消息显示,国家邮政局则在不久前发布声明称,取消邮政编码的报道与事实不符。 据悉,国家邮政局在说明中指出,2019年7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位置框架与编码系统”的子课题“泛在位置语义表达与位置服务方法”项目研讨会,但本次专家研讨会中并未涉及“取消邮政编码”“废止邮政编码”等相关内容。 据了解,新型邮编研发从去年5月开始立项,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方案,正在向各大快递企业征求意见
简介:副研究员,男,1982年生,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微生物中心副主任。201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农学博士。主要应用Hungate厌氧操作、稳定同位素示踪、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和各种组学技术,开展厌氧微生物资源的收集与功能评价和石油厌氧生物降解机理和应用研究
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交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国家公派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担任3个国际期刊的编委、2个中文期刊的青年编委、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个技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