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
细胞生物学系一贯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和劳动者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该系主要承担医学院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本科生专业必修)、“高级细胞生物学”(研究生专业学位选修)和“医学细胞生物学专题”(博士生专业必修)等课程,并先后以主编及副主编身份编写了《医学细胞生物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和《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 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系主要围绕细胞生物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聚焦细胞生物学的临床转化,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细胞周期、细胞运动、细胞力学、细胞天然免疫、三维基因组、DNA损伤修复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在重大疾病中的作用
主讲人简介:邹申,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2-2017)、英语专业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7-2017)、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19-)、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近三十年来主要从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测评研究
乔海灵,男,1963年04月生。现任郑州大学临床药理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实验中心副主任,药理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过敏反应研究
王金武,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医学博士。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现任《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中国肢体残疾康复协会创伤骨科学会常委、上海市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华东区青年委员、上海欧美同学会及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理事、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生物材料学会常委等职。曾经长期担任上海六院创伤骨科带组组长及特色专业“周围神经损伤与疾患”的负责人
道真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是道真县域内唯一的一所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学校始建于1982年,前身道真县职业高级中学,1999年,合并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卫生学校、电大道真工作站成立道真自治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2012年更名为道真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68858.1平米;主要建筑有教学楼3幢、党校综合办公楼2幢、学生宿舍楼2幢、学生食堂楼1幢、校园广场1个、塑胶运动场1个、实训楼1幢。学校教学及办公用计算机600台,有计算机教室10间、电子阅览室1间、多媒体教室36间;有音乐实验室、形体实验室、美术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数控实验室、焊工实训室各2间,以及农学实训基地三个;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学校体育卫生事业机构健全
8455新葡萄娱集团am(中国)有限公司优秀教师,优秀***员,优秀学生工作者; 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师,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优秀教师; 多次荣获全国及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4年在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多次获得8455新葡萄娱集团am(中国)有限公司“教学质量优秀奖”。 中国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专家评委。 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56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EI收录论文13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2部,其中:主编5部、副主编4部;省级教科研项目6项,其中:主持4项;厅级教科研项目11项,其中:主持3项,获厅级一等奖4项
项目简介:本项目为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子课题之一。项目系统分析了江西省区位条件、要素成本、产业基础、生态环境以及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优势。从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角度,结合江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分析江西在政策叠加效应背景下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
本文摘要:2月27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茁壮为本问题制导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实验,河南省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在多媒体教室顺利开会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中与研究》子课题实验开题不会。 2月27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茁壮为本问题制导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实验,河南省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在多媒体教室顺利开会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中与研究》子课题实验开题不会。 开题不会,课题组负责人杨宜武校长从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基本内容、重难点、过程与方法,已完成课题的确保条件,预期研究成果形式,课题组成员情况等九个方面展开了详尽的阐释;课题组组组长罗莉主任就高效课堂尝试自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意义及操作过程做到了详尽、具体地说清;与会者环绕教学模式、融合课例感觉了进账,明确提出了问题,交流了想
主要从事茄果类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与精准鉴定、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创新、新品种示范推广、分子生物技术与优异基因发掘等研究。 研究室现有科技人员7名,其中二级研究员1人、三级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4人,博士后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近十年来,研究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子课题、江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兼育种岗位、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院协同创新专项等科研项目40多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登记辣椒品种9个,国家级鉴定辣椒品种1个,省级鉴定辣椒品种8个、茄子品种2个、南瓜品种1个;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制定国家绿色食品行业标准1件、江西省地方标准9项;在Horticulture Research、《园艺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
陈国雄(1977-),哲学博士,副教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研究》,教育部课题《艺术与性灵的人生之舞——袁枚“性灵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清代卷)》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专译著有《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价值研究》《艺术与性灵的人生之舞——袁枚“性灵论”研究》《艺术与生存:帕特丽夏·约翰松的环境工程》等,在《哲学动态》《社会科学战线》《中州学刊》等国家一级刊物和CSSCI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