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sco
媒介与资讯素养(简称“媒介素养”)是一个大概念,它包含了一组能力,一般来说它指向分析媒体资讯的能力(knowledge)、利用媒体创造意义和内容的能力(skills),和赏析媒体的态度(attitude)。参考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的文件,推动媒介素养有几个大目的:让地球人能够清楚知道媒体资讯的来源、有效组织媒体资讯、利用媒体表达自我等等,这些最终都是为了增加资讯的透明度,有利知识型公民社会的形成。 你可能以为,是否要像记者一样懂得写新闻、或者像电影导演般拍出华美的电光幻影,才算是拥有媒介素养?当然不是
盛夏之际,The 5422 Collective再次回到艺穗会演出。这次将带来的大乐队原创曲目和编曲作品皆由一众本地作曲家执笔,包括雷柏熹、崔展鸿、关家杰、萧显铨、劳子聪、郑铭心、邓铭俊及李倩彤。喜欢现代爵士乐团的你,实在不容错过这次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奏会! The 5422 Collective是于2013年由雷柏熹成立的爵士大乐团
国潮基于年轻一代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创造了大量的时尚潮流,但国潮新一步增长需要想象力的加持。Bonjour Brand携手全球创意资源,助力中国品牌壮大自身的创新力量,提升整体的海外影响力,从而向全球输出中国国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英文缩写为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记者6月3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6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建立“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协议。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世界遗产空间机构。在此前的5月27日,UNESCO总干事博科娃已代表UNESCO在该协议上签字
2021年第7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2022年为“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以下简称:基础科学国际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应成员国的要求,以基础科学作为国际年主题,强调基础科学对研究、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已有27个国际科学组织、90个国家科学院和国际科研机构、2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积极表态支持基础科学国际年
北京理工大学是2014年获批的教育部“985二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国防科技管理与国防动员研究中心”,通过“985二期”、“211二期”支持,重点建设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国际科技合作资源监测、军民高技术监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管理等研究方向。刘云教授是该创新基地的学术带头人,2004年创建并负责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2011年,参与组织创建北京理工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自2004年以来,专项经费对科技评价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以及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投入累计达1200万元,建成具有国内一流、国际水平、面向国家军民科技战略和创新管理的研究与决策支持平台
尹秀珍一直对黑洞这个概念充满兴趣,在广义相对论中,宇宙中的任何事物,包括光,都会被吞噬。“黑洞”同样地象征这个世界对资源和进步的无限欲望,并且也是对长期消耗环境来满足这种欲望的警示。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
第十期WMO/全球大气监视网年度温室气体公报 公布了最重要长寿命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 氧化亚氮等)的大气含量和变化速率,并概述其他气体 的贡献概况。以上三种主要长寿命温室气体以及CFC- 12和CFC-11大约占长寿命温室气体造成的辐射强迫的 96%[5](图1)。本公报首次包括海洋酸化章节,其内容 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 国际海洋碳协调项目(IOC CP)、海洋研究科学 委员会(SCOR)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海洋酸化 国际协调中心(OA-ICC)合作完成的
教科文组织针对艾滋病开展各种工作,重点为以下三个方面: 建设有效和可持续的教育应对艾滋病的国家能力; 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共同倡导者,通过宣传、政策和计划指导、技术和战略支持、召开会议和协调全局等方式来帮助各国开展应对艾滋病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开展遵循了“向零艾滋迈进---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2015年之前的路线图”制定的目标。 教科文组织支持全纳和重视所有人需求的艾滋病应对措施,特别重视易感染病毒的关键人群和学校中的青年
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于2013年10月发起建立的慕课平台,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是国家2016年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单位,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的在线教育平台。目前,学堂在线运行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内外高校的超过2300门优质课程,覆盖13大学科门类。 科普中国提供科学、权威、准确的科普信息内容和相关资讯,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主要包含科学头条、前沿科技、科普大超市、健康科普、真相揭秘等版块以及优秀科普网站、科普栏目、移动端科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