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空局
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开启中国行星探索之门[图]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郭文彬 摄影 中国网讯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三个任务,将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从而建立起人类对火星更为全面的认知
在深空探测领域,除了中国、美国有着远大的目标之外,欧洲人也定了个小目标,欧空局日前表示将在2040年将欧洲人送入火星。 不仅要载人登陆火星,欧空局的目标还是要独立实现目标,强调要以独立及可持续的方式实现首次人类火星任务。 欧洲很多航天活动都是跟美国合作,甚至依赖美国的航天技术,但现在从欧洲的表态来看,未来的火星登陆他们不准备依靠其他国家,要欧洲人自立自强
Isocom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位于英国达勒姆县。该公司专注于为航天、国防、航空航天工业设计、制造和测试高质量光电和微电子元件,并为医疗、通信和工业部门提供零部件。凭借超过35年的经验,该公司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在市场上是无与伦比的
据报道,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已基本竣工,具备投入使用条件,这将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基地建成后,中国发射自己的火箭空间站、载人登月乃至于火星探测已是指日可待。 新华社海南文昌6月25日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易自谦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前夕表示,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选址海南文昌具有三大优势
‘亚搏手机版app地址’哈勃望远镜拍摄50亿光年外恒星:被称为“伊卡洛斯” 本文摘要:外媒CNET在2020-03-30 发布新闻,称之为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空局(ESA)用于哈勃太空望远镜摄制到50亿光年外的恒星,超越了人类观测到的更远恒星距离纪录。这颗恒星的官方名称为“MACSJ1149+2223LensedStar1”,但天文学家称作“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星系团由于使用了引力透镜,哈勃望远镜可以像很远的宇宙放大镜一样观测很远星系团
据美国媒体报道,3月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一直追踪的新小行星2023 DW有可能于2046年2月14日撞击地球。 2023年3月11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NASA强调,发生这种撞击的可能性非常小,大约为560分之一,欧空局则认为撞击概率为625分之一。科学家表示,轨道分析师仍将继续监测这颗小行星,并做出进一步预测
早在2月份,欧洲航天局(ESA)和美国宇航局(NASA)就发射了太阳轨道飞行器(Solar Orbiter),这是两个机构合作开发的航天器,目的是以全新的方式研究太阳。在这次成功发射后,探测器目前已经首次接近我们的恒星,任务控制部门准备通过收集太阳及其周围环境的特写图像来测试机载仪器。 NASA于2018年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比太阳轨道飞行器更接近太阳,但它的任务目的却完全不同
近日,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中国专场全体会议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将搭载荷兰低射频电探测仪、德国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瑞典中性原子探测仪和沙特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4台国际合作科学载荷。近日 4台国际合作科学载荷集中各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将有助于科学家获得月球空间低频电磁波环境背景分布变化信息,利用月表粒子实测数据精确分析月壤、岩石水含量,并有望解决月表能量中性原子和正离子等相关的国际前沿月球科学问题,开辟空间天文学探测研究的新疆界。 据了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计划2018年实施发射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开启中国行星探索之门[图]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郭文彬 摄影 中国网讯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三个任务,将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从而建立起人类对火星更为全面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