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烟
群聚产品:红藜料理、木藜果料理、香酥脆零食、伴手礼、手作腌猪肉、秘方配料香肠、红藜及相关加工品、热压吐司、锅烧面、饮品、背包客栈、住宿、咖啡、茶饮、松饼、猪仔包 铁花村原是台铁货仓旧宿舍,火车站移址后,由“台湾好基金会”2010年7月结合台东音乐人和艺术家共同打造出全台独一无二的音乐聚落从荒烟蔓草中慢慢地扎根。 独特的艺文气息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及到访,因此开始影响周围地区发展,并吸引越多店家进驻,逐渐成为台东市区新亮点-铁花新聚落。 铁花新聚落结合台东转运站、改造后的旧站广场、原住民文创产业聚落、诚品、铁花村、铁花新聚落、旧税捐处改建的TIM国际旅馆及秀泰影城等,为游客至台东市区必去景点
台东县农田水利会卑南大圳取水口,在农委会斥资逾亿元、历时5年整治完成,如今已成为风光明媚的亲水公园,园区内有水车、亭台玉池,站在青翠草皮上凉风徐徐,还可听到淙淙卑南溪水流声、远眺大自然鬼斧神工“利吉恶地”,令人心旷神怡。 卑南大圳最早建于日据时期明治31年(1898年),1936年日人为求军粮补给再次整修,昭和16年竣工,堪称日据时代东台湾最大的水利工程。 卑南大圳从岩湾引卑南溪溪水,灌溉整个台东平原,经台东新站、永乐里(丰年机场附近)到利嘉溪北岸丰源堤防的知本农场,全长9公里余,共有13条平行支线,全圳系呈现“排梳型”的分布结构,是一条水利兼具防洪功能的灌溉沟渠
台东县农田水利会卑南大圳取水口,在农委会斥资逾亿元、历时5年整治完成,如今已成为风光明媚的亲水公园,园区内有水车、亭台玉池,站在青翠草皮上凉风徐徐,还可听到淙淙卑南溪水流声、远眺大自然鬼斧神工“利吉恶地”,令人心旷神怡。 卑南大圳最早建于日据时期明治31年(1898年),1936年日人为求军粮补给再次整修,昭和16年竣工,堪称日据时代东台湾最大的水利工程。 卑南大圳从岩湾引卑南溪溪水,灌溉整个台东平原,经台东新站、永乐里(丰年机场附近)到利嘉溪北岸丰源堤防的知本农场,全长9公里余,共有13条平行支线,全圳系呈现“排梳型”的分布结构,是一条水利兼具防洪功能的灌溉沟渠
台东县农田水利会卑南大圳取水口,在农委会斥资逾亿元、历时5年整治完成,如今已成为风光明媚的亲水公园,园区内有水车、亭台玉池,站在青翠草皮上凉风徐徐,还可听到淙淙卑南溪水流声、远眺大自然鬼斧神工“利吉恶地”,令人心旷神怡。 卑南大圳最早建于日据时期明治31年(1898年),1936年日人为求军粮补给再次整修,昭和16年竣工,堪称日据时代东台湾最大的水利工程。 卑南大圳从岩湾引卑南溪溪水,灌溉整个台东平原,经台东新站、永乐里(丰年机场附近)到利嘉溪北岸丰源堤防的知本农场,全长9公里余,共有13条平行支线,全圳系呈现“排梳型”的分布结构,是一条水利兼具防洪功能的灌溉沟渠
本书为1992年版本,2006年重新再版,采单色印刷,软皮精装典藏发行。 全中国第一条由国人主导修建的铁路,第一家国人自办的电力公司,第一套电报系统,都发生在台湾。 三百年前,台湾已经开始了转口贸易,一百五十年前,满山遍野的樟树林,为台湾赢得了第一个出口的“世界第一”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