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体
糖尿病友平时须注意自身的血糖变化,眼科医师提醒,其实血糖也与视力息息相关,过高时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若并发白内障、视网膜、增生新生血管,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玻璃体混浊。 眼科诊所医师分享,眼睛需要透过血液传输氧气和养分,血糖的快速变化可能会提升眼疾的风险,此时应立即就医且协同内分泌科医师好好控制血糖。 因此,有时候眼睛的问题,其实是全身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病患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形,等到血糖控制好后,视力又会回复原样
《Nutrition》刊登美国迈阿密大学 (University of Miami)的最近的一项实验里,参与研究的阿比盖尔·哈克姆教授在《营养学》杂志上写道:“食用葡萄与眼睛健康的确存在关联。”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先前研究显示,吃葡萄还有助保持体形。 葡萄之所以能护眼,主要是因为其含有的一种名叫“花青素”的物质
一直以来,质数被认为是没有规律的。但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质数和特定晶体物质中的原子分布非常类似。研究人员发现将质数按顺序排开分布情况与特定水晶体在X光下展现的原子排列顺序惊人的相似
短波蓝光辐射对眼睛的伤害有多大? 铅眼镜能有助于防护蓝光辐射对眼镜的伤害吗? 早在1966年Nell等研究发现蓝光的照射可以引起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其中,波长400-450纳米之间的高能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在2010年国际光协会年会中,世界顶尖光学专家一致指出: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
飞蚊症掰掰!国内研究:“吃凤梨”会溶解黑点点 创世发现“登美国科学期刊”造福全世界! 不过你知道其实凤梨不只好吃又能保养身体, 国内近日有一项历时3年的最新研究发现, 飞蚊症患者每天吃100~300公克的凤梨, 3个月后平均可减少70%左右的飞蚊症症状, 更棒的是全球首次发现的研究结果, 目前也已经刊登在4月的《美国科学期刊》上了! 研究人员认为, 可能是凤梨中的酵素可分解微纤维增生的细胞外物质, 据报导指出,该研究由大仁科技大学药学系与辅英附设医院, 花费3年时间所完成, 利用台湾盛产凤梨当作玻璃体溶解术的水果, 尝试利用其生化与药理机转以清除人类的飞蚊症。 受测者共388名、平均年龄42岁, 按照患者的严重状况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三组, 并让他们每天在午餐后依组别服用1片、2片及3片, 结果发现388名受测者在服用3个月后, 分别由100%的飞蚊症降至45.5%、37.8%及30.2%, 且飞蚊减少的百分比和午餐后凤梨所给予服用量呈现正相关, “代表服用凤梨越多,对于减少飞蚊的效果越大”! 4月发表在《美国科学期刊》的实验证实, 定期定量服用凤梨, 可在3个月后平均减少55%~70%的飞蚊症! 共同参与研究的大仁科技大学药学系谢博铨教授指出, 以往在凤梨中可萃取出许多酶或蛋白质, 以提供药学上抗镇静与发炎、抗水肿、抗血栓、纤维溶解功能, 治疗范围包括急性发炎、运动伤害、 改善心血管异常、月经异常、减少肺水肿、减肥等功能。 至于可有效治疗人类飞蚊症、视网膜裂孔、预防视网膜剥离等, 则是全球首次发现,更棒的是在使用上也没有任何后遗症! 洪启庭推测,难搞的飞蚊症之所以可靠凤梨溶解与崩裂消失, 可能是因为凤梨的水萃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凤梨酵素, 可分解微纤维增生的细胞外物质,并且有效的水解; 另外,凤梨中富含维生素C为玻璃体中最主要的抗氧化物来源, 可减缓活化氧对于人类水晶体的破坏,预防白内障! 最后洪启庭也解释, 飞蚊症的形成在于患者因眼部玻璃体液化而产生混浊物, 眼前会出现如“飞蚊”般的黑点, 而主要致的原因是老化、或与用眼过度有关
最近艳阳高照,紫外线指数常达危险级程度,经常在户外运动或工作的人若未做好防护措施,眼睛水晶体容易破坏变性,提早出现白内障,四、五十岁就得就医接受人工水晶体植入术,才能重新找回清晰视力。 大学眼科总院长林丕容指出,水晶体位于眼角膜及视网膜间,澄清透明、光线可以毫无阻碍进入眼球,并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但随着年纪增加及外在环境影响,水晶体的蛋白质会变性,由澄清、淡黄、深黄逐渐转为黑黄,最后形成白内障,过程自然而缓慢
【养眼专栏】 医师说我水晶体缺乏弹性 是什么意思 2021.10.09 看书或手机,得要拿远一点才看得清楚;久看远方后突然看近或看近后突然看远,都会出现一小段视觉模糊的情形;或是看书容易疲倦、眼眶会痛,甚至眼球疼痛……,这些情形其实就是眼睛的睫状肌收缩疲乏,水晶体逐渐硬化缺乏弹性,让眼睛的调节力变差,也就是我们说的“老花”。 在正常视力下,光线进入眼睛后,会聚焦在视网膜上,让人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影像,但老花眼的症状,是眼睛里面的水晶体随年龄失去弹性、睫状肌收缩能力逐渐减弱,导致眼睛的调节功能下降,使得近处的东西变得看不清楚。这样的情形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开始出现,是所有人都会发生的老化现象,但近来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坤福堂大知识告诉您什么是蓝光,它无处不在的——蓝光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数码产品、显示屏、LED等光线中,该波长内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睛健康。 但是,蓝光并不都是有害蓝光,真正有害的是400到440以内的蓝光,而480到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有一种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睡眠、情绪、记忆力等都与之相关,对人体反而是有益的。 而且短波蓝光是不是一定会对人眼产生伤害,这与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有关,当照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才有可能对视网膜产生损害
上: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下:凹面镜所成的实像。图中黑色箭头O为物体,灰色箭头I为实像,f为镜的焦点,蓝色箭头是光路
在两眉中心向后方的沿线上,在头脑的中间偏后一点的地方,有个叫做松果体(也叫松果腺)的器官。 从人体的生理解剖学来看,这个长在大脑和小脑之间的松果体,在医学上推测可能是一个已经退化了的、而且作用不明的器官。 在许多低等脊椎动物中,松果体位于皮肤表层,可以当做光接受器,并且也是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褪黑素(melatonin),褪黑素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在黑暗中会被诱导产生,而在光亮中会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