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锥
2020年8月26日,《Neuron》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猕猴V1,V2和V4等级化的颜色处理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伟研究组与澳门新浦京唐世明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利用内源性信号光学成像、双光子成像和电生理记录等手段,详细描绘了等级化的不同视觉脑区的色调图结构,揭示了认知颜色空间形成的神经机制。 英国科学家牛顿早在18世纪就意识到,光波是电磁波,它本身并不具有颜色
人的眼球是圆的,较里面的位置叫眼底,眼底较中心的部位就是黄斑。黄斑是感光较敏锐的区域,那个区域是很纯洁的,只有视锥细胞也就是感光细胞,没有血管。光线透过眼球到达眼底,被黄斑吸收,再到大脑皮层来解码成像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22日在《神经元》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通过追踪细胞内表达的基因来描绘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的方法,且已在小鼠视网膜中得到证实。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技术有望用于未来开发治疗致盲性疾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再生疗法,推动再生医学发展。 视网膜是一种已被科学家充分研究的结构,其中包含多种存在于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细胞类型,因此,可作为一个极好的范例用于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有一部分人,因为眼睛辨别颜色发生障碍,感受到的色彩是朦胧残缺的,甚至是一片灰色,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色盲” 。颜色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红、绿、蓝这三种基本色光。人眼睛里的视网膜上,长有一种“视锥细胞” ,对这三色光有特殊的感觉能力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眼科知识总是显得陌生的。但是有一种眼科疾病,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是可以人人简单自测的。这种疾病就是黄斑变性
一直以来,质数被认为是没有规律的。但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质数和特定晶体物质中的原子分布非常类似。研究人员发现将质数按顺序排开分布情况与特定水晶体在X光下展现的原子排列顺序惊人的相似
关于蝴蝶是昆虫吗这个问题,风讯小编现在告诉你:蝴蝶是昆虫。蝴蝶,又叫做蛱蝶、胡蝶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大多数分布在美洲和亚洲地区,中国约有1200种,各省区均有分布。 想要更详细地了解还请看下方介绍
禹州光明医院开展准分子激光治近视、白内障微创手术、玻璃体积血手术、网脱手术等各项手术全部免专家费活动正在进行中····· 黄斑裂孔修补术:黄斑裂孔是一种眼底病,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曾受过眼外伤或高度近视的人中。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黄斑裂孔分为板层裂孔和全层裂孔,它主要由炎症、外伤、中毒、变性与高度近视等所致的长期黄斑囊样水肿发展而来
2020年8月26日,《Neuron》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猕猴V1,V2和V4等级化的颜色处理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王伟研究组与生命中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世明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利用内源性信号光学成像、双光子成像和电生理记录等手段,详细描绘了等级化的不同视觉脑区的色调图结构,揭示了认知颜色空间形成的神经机制。 英国科学家牛顿早在18世纪就意识到,光波是电磁波,它本身并不具有颜色
事实上,黄斑并非斑点,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有黄斑。 若将人的眼睛比作精密相机,则视网膜是负责成像的底片,而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心,决定着人的光觉、形觉和色觉,是比较敏感的部位。 黄斑区感光细胞密集,90%以上的视锥细胞集中于此,能够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