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
坚持“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用为本,高端引领,多元并举,整体提高。 浸润思想,涵育精神,以文化之,乃成于大
2020年11月18日,合作交流处处长易天义带队一行7人赴遵义辣椒产业集团参加校企产学研合作座谈会,遵辣集团董事长唐永智、副总经理王海、办公室主任唐捷等人以及经管系党总支书记王斌、信息中心主任张华琛、机信系主任陈勇、农业系副主任覃成、经管系专职书记苟培容出席会议。 首先,与会双方分别介绍参会人员,会上,副总经理王海向大家简单介绍了遵义辣椒集团有关情况并指出目前集团在产学研基地的建设、研发与监测以及品种的选育方面希望与学院达成合作,将学院的理论与集团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以订单班的形式向企业输送人才。易天义指出愿与集团企业共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在电子商务以及市场营销等领域进行专业合作,配合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分校,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合作项目
建设“云上大学城”,是绵阳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6月23日,重庆大学等十所全国知名高校与绵阳市政府签约,入驻“云上大学城”,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积极推进“云上大学城”高校人才委托培养合作项目,强化与高水平院校沟通交流、探索构建新型产学研企政共同体,是新时代绵阳科技城书写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篇章的重要抓手
从科学问题入手,强化科学基金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的导向功能,充分发挥资助机构的规划和组织能力。聚焦引领和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结合各学科领域特点,不断创新指南制定、项目申请、专家评审、结题审查等管理机制,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更加注重科学问题凝练,在努力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主动谋划开拓科技发展未来。加强面向科技界的宣传引导,提升青年科研人员重视科研选题的意识,鼓励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战略判断能力
近日,甘肃省学位委员会 甘肃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甘肃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甘学位〔2019〕4号),我校申报的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数学等8个一级学科全部顺利通过评审,获批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这是我校重点学科建设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也是特色办学的关键。我校将以此次获批为契机,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坚持“学科建校”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思路,聚焦内涵提升,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高端人才,构筑创新平台,加强对外交流,着力建成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学科引领高地,为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报告内容:本报告主要讨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何选题、项目申请书的撰写。结合自身申请和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对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报告人:朱燕民,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运城晚报讯(记者 陶登肖)为全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理论、熟业务的全域旅游工作队伍,深入推进我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5月18日,我市全域旅游培训班在芮城开班。 从去年10月份起,我市13个县级单位均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去年,永济市已全面通过文旅部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为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28日下午,校长王明永、党委副书记张松峰一行5人前往商丘市第三人民 医院开展医教协同、校院合作工作调研。梁园区委副书记段云泉、副区长刘振华及市三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座谈会。 段云泉副书记代表梁园区委、区政府对王明永校长一行到三院调研表示欢迎
根据学校《教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和《2022年度关于开展教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经过教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部门和二级工会推荐、申报材料初审及专家评审,工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校工会第二批命名教职工创新工作室如下: 《家具与生活美学创新工作室》,艺术与设计学院,带头人为刘宇; 希望两批已命名的教职工创新工作室弘扬劳动精神,再接再厉,勇创佳绩,努力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龙江经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校工会号召未命名的教职工创新工作室可以融合到已命名的教职工创新工作室中,也可以强强合作或建立联合创新工作室,不断掀起全员创新的氛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学校教职工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助力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高质量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网球队成立于2008年,现由杨三军老师和徐君妍老师担任教练员。网球队目前有成员19名,其中包括15名网球专项研究生,1名博士生。建队以来多次参加大学生普通组和高水平组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2018年获得北京市高校单项赛男子乙组双打冠军;2018年获得北京市高校单项赛女子乙组单打第三名等;2020年获得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女子团体第5名等;2021年获得北京市高校单项赛男、女子甲组亚军等;多次在国家及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团体赛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