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世界语听、说、读、写、驿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世界语,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掌握运用世界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使用世界语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现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对世界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具有熟练运用世界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传播)的能力,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世界语的实际情况,本专业在主修世界语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世界语及英语双语实际应用水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23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已发布,专业试卷分别为“中文专业知识基础”与“中文专业研究能力”,各150分。 专业试卷分别为“中文专业知识基础”与“中文专业研究能力”,各150分。 1.文学专业考生和语言学专业考生按专业分类选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初创于1951年肩负着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培养外贸外语干部的重任。外语学院多年来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突出复合型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外语学院在继续巩固与发展历史悠久且基础较雄厚的语言文学研究的同时,充分发挥学院师资队伍的专业外语优势和知识结构优势,不断拓宽科研领域,着力开展国别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研究
作者:潘婷婷来源:通识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2-10-23浏览次数:43 杜朋,女,汉族,1977年1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党员,副教授。2000年7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言文学研究生。 1.《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独立作者; 2.《论翻译在大学英语“3+1”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作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独立作者; 3. 《多媒体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教育,2010年,独立作者; 4. 《论大学公共英语翻译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商业经济,2011年,独立作者; 5.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经济师,2011年,独立作者; 1.《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堂辅导3》,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副主编; 2. 《学生自主学习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著
为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促进教师打磨课程、有方可循,不断提升课程质量,致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11月9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邀请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以“金课是怎样炼成的”为题开设讲座。全院在职教师、部分学生参会。 李建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专业学术带头人
【专业目录】13年吉林省考专业分类指导目录(试行)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指导目录(试行) 【报名入口】2013年吉林省考报名入口(7月17日开始) 【辅导课程】吉林省考笔试课程(哈尔滨地区) 为规范招录机关设置专业条件,方便考生报考,实行本专业分类指导目录。招录机关设置专业条件时,除专业不限的职位以外,应按目录中的专业类别设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专业类别。本目录仅供考生和招考单位在报名及资格审查中参考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印度尼西亚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印度尼西亚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印度尼西亚历史、社会、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印度尼西亚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跨文化研究总第5辑(2018年第2辑) 文学与文化理论;集刊 VIP 《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书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 澳门城市研究(2018年第2辑 总第2辑) 郭沫若研究(2018年第1辑总第14辑) 澳大利亚研究(2018年第2辑/总第2辑) 澳门城市研究总第1辑(2018年第1辑) 当代广州学评论(2019年第1辑 总第5辑)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2辑,总第15辑) 日本文论 2019年第2辑(总第2辑) 区域史研究 2019年第2辑(总第2辑)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1辑 总第14辑) 民族史文丛 2019年第1辑(总第1辑) 北京史学 2018年秋季刊(总第8辑)
2019年12月21日-22日,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联合孔子学院总部下属五洲汉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汉教菁英”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与创新研讨会在该校雁塔校区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45所高校和教育机构以及日本、泰国的1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研讨会特邀北京四所高校的6位知名汉语国际教育专家做主题发言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是我国目前开展非全日制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式之一。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保证我国学位授予的总体质量,规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而设立的国家水平考试。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该考试的实施和考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