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
(一)根据省政府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省属企业(根据省政府授权监管相关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二)承担监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标准,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负责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工作,制定所监管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政策并组织实施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新兴市场出口额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原油市场和部分金属市场的供给过剩出现了调整。 中国经济看起来比一年前更加健康,出口、工业生产和投资都在走强。最重要的是,中国的通缩已经逆转
在沪深港通扩额、A股纳入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之后,市场对股指期货的需求也在增加。 5月16日周四,由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刊文表示,目前,中国股票现货市场对外开放已具有较好基础,股指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多年,建立了有效的监管制度。文章称: 交易,股指期货对外开放的市场基础已较为成熟
联系人:郭林鹏 (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仙居招聘网上看到的 ) 完善简历可查看联系方式! 1、通过对投顾产品及客户的精细化运营,策划并实施各类线下线上营销活动,对活动指标负责; 2、具有较强的投资咨询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 3、具有一定的经济、金融、投资等领域相关理论知识; 4、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良好的工种演讲和沟通能力。 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优先录用财经、金融类及相近专业人员; 2、有责任心,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有较强的营销、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风险和创新意识; 3、熟练掌握各类线上运营工具,对互联网发展模式有较强的商业洞察,有2年以上金融行业相关工作从业经验者优先; 4、具备证券从业资格,有投资顾问或分析师资格者,有个人的投资逻辑者优先考虑;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违法违纪记录,不属于《证券法》规定的禁入人员。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金融法规及应用、统计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和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经济博弈论、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实务、金融专业英语、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期货投资学、银行会计、证券交易、项目融资等专业骨干课。 专业就业方向: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金融类相关的工作
中国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刷公司)其前身为中国印刷公司,于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2010年底北京新华印刷厂实施主辅分离,印刷主业外迁,印刷公司结合中央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方针、首都功能定位调整,投入近3亿元资金对原新华厂房屋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新华1949”文化金融创新产业园,并被西城区授牌为“西城区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区”,2018年12月被北京市授牌为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20年获得“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园区”称号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我司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2017年7月6日至7月7日,在太白山横渠书院召开了陕西旅游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发展研讨会暨“走进新三板”系列活动之走进秦岭旅游。本次活动由陕西省上市公司协会主办,陕西太白山秦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参会的主要单位有陕西证监局、陕西省商业联合会、眉县金融办、曲江文旅、陕国投、西安方欣集团、西部证券、开源证券、国海证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旅游、广电网络、世纪金花股份有限公司、凯撒旅游、陕西旅游、骏途网等30多家文旅、金融类企业。眉县县委书记兼县长武勇超、副县长郑文娟、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康振峰出席
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合同与诉讼案件的法律意见和诉讼、索赔业务。2、负责审查和草拟公司所有业务合同和协议。3、专业性不良资产投资与管理工作为处置不良资产提供法律的意见及指导,以及配合相关人员对不良资产进行合理的规划
四川农信是四川省业务规模最大、网点覆盖最广、员工数量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支持“三农”以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6月末,四川农信辖94家农商行(信用联社),共有营业网点5000余个、从业人员近4万名,资产规模近2万亿元,各项存款1.65万亿元,各项贷款近万亿元,资产规模、存款规模位居全省同业第一位。当前,四川农信正全面推进“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主力军银行”建设,着力把四川农信建设成“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各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