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
本报讯(记者甘晓)10月27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联合举办《2014研究前沿》报告发布暨科学家论坛,共同发布《2014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出2014年排名最靠前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4个新兴研究前沿。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在致辞中指出,这份报告可以提供最新进展及信息,更重要的是激发科学家们思考。当今科学技术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必须打开各学科的界限,进行学科交叉、综合以迎接学科革命
近日,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通知指出,为加强技术进出口管理,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商务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包括商务部、科技部2008年第12号令和商务部、科技部2020年第38号公告,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拟删除技术条目32项,修改36项,新增7项
公司的顾问团队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哈佛医学院、贝勒医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刘明耀教授目前担任邦耀生物的首席科学家,为国家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更多优秀科学家们的加入,为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公司运营及投融资经验,涉及生物医药、大健康、房地产等多领域,全面负责公司整体运营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知名科技博客Ars Technica日前报道称,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利用细菌改变人类DNA,这是人类取得的又一重大科学进步。但Ars Technica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人类基因进行大规模的改变。 根据相关文章,改变DNA的原理与利用酶对细胞DNA进行改变的某细菌防御系统紧密联系
北京时间4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在神经性疾病基础研究上的重大进展。 研究论文名为《通过CRISPR-CasRx介导的胶质细胞向神经元的转分化治疗神经性疾病》,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完成。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能恢复永久性视力损伤的模型小鼠的视力,还能将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运动障碍逆转到接近正常小鼠的水平
生物世界的基本规律是演化,演化的核心机制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亿万年来,细菌在与病毒经久不息的鏖战中,演化出了一套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即,细菌会“记住”病毒的DNA序列,等后者再次入侵时予以反击,切断其DNA
开发基于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疗法的公司股价周一下挫,之前研究报告显示,Crispr可能对DNA造成比此前预想更广泛的损害,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该研究发表在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研究称,DNA的改变常常发生在远离基因编辑靶位点的片段,因此在之前的研究中未被发现,之前的研究通常观察遗传物质的较小片段
本文摘要:美国《科学》杂志17日发布了其票选的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被业内被誉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被选为今年头号突破。 《科学》杂志继续执行新闻编辑约翰兹拉维斯说道,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因为这项技术过去两次选入《科学》年度十大突破,今年晋升到头号突破。 美国《科学》杂志17日发布了其票选的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被业内被誉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被选为今年头号突破
发布时间:2020-09-07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者也 卢绍庆38 日前,国际著名细胞生物学杂志《自噬》(Autophagy)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药学院陈忠教授、张翔南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研究中首次揭示了BNIP3L的泛素化降解是永久性脑缺血过程中线粒体自噬缺失的重要原因,发现通过抑制BNIP3L泛素化降解实现线粒体自噬的重启可能是永久性脑缺血的潜在治疗新策略,并为将卡非佐米用于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缺血,是一类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造成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
舒桐生物科技是一家主攻分子诊断与基因编辑的公司。在分子诊断领域,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捕获芯片合成技术,已成功开发出多款检测试剂盒,覆盖了肿瘤早筛、肿瘤伴随诊断、遗传病诊断及病原体检测等领域,致力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更精确快捷的定制化产品与服务。在基因编辑领域,已开发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CRISPR基因编辑工具、掌握了各类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定点敲除、点突变、大片段插入、过表达等)、建立了安全高效的纳米材料及病毒(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递送系统及高通量的sgRNA筛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