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
本报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寇江泽)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2%,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本文摘要:2015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第911号公告,发布了第十四届全国杰出工程勘查设计奖得奖项目。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中国广西珠江流域管理再行造林项目设计》荣获第十四届全国杰出工程设计银质奖。该奖项是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1993年以来第二次荣获此奖,也是本次广西唯一一家得奖单位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胡璐)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30日表示,7、8月份是我国防汛关键期,江河洪水呈现多发频发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这是记者30日从水利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的。 王章立说,今年以来,我国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过程多、水量大
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2020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0.1%,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1%,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0%,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 主要江河水质状况方面,1-6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3.8%,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劣Ⅴ类为0.7%,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6%,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1-12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12月27日至30日,以“强化科技支撑,建设美丽广东”为主题的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2022年科学技术年会暨学术交流周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期间,陆海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专题论坛暨流域水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年会于12月30日上午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100多名代表参加
特征特性:秋季中晚熟杂交一代西兰花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80cm,开展度70cm,叶色深绿。定植后80天左右采收,花蕾粒小,颜色深绿,花球半球形,商品性状佳,单球重0.65公斤左右
本文摘要:第八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2020-03-07 在广州隆重开幕。笔者从会上得知,水资源总量居于全国七大江河第二的珠江,水旱灾害时有发生、水资源紧缺问题是多年痼疾,今年以来降雨增加更加使这一对立突显。多达,珠江流域每年旱季面积大约200万公顷,完全占到总耕地的一半
本文摘要:本报广州9月10日电记者赖伟行报导:珠江水利委员会宣告,将在珠江流域调水40亿立方米,力韦斯调补深保证澳门及珠海等地的供水安全性。整个调度时段从9月初开始,至明年2月底完结,调度范围牵涉到贵州、广西、甚广东三省(区),行程约1300多公里。其历时之宽,牵涉面之甚广,为历年之最
11月25日,由一公司、机电公司承担施工任务的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下闸首右扇人字门背拉杆预应力施工(即背拉杆张拉)完成,这是继11月21日下闸首左扇人字门背拉杆预应力施工完成后实现的又一重要节点,至此“天下第一门”背拉杆预应力施工全部完成,为大藤峡船闸2020年3月底实现通航目标定了基础。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下闸首人字门创造了多项新的世界纪录:闸门由两扇人字门组成,每扇人字门高47.5米,相当于16层楼房的高度,比三峡单级闸门还高出9米;单扇门面积比两个篮球场还大,重达1295吨,比三峡单扇门重435吨,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门”。每扇闸门设置三层背拉杆,每层设三根主拉杆和两根副拉杆,两扇门共计30根背拉杆,是国内3000吨级人字闸门首次使用三层背拉杆的通航工程,技术难度之大超过三峡船闸人字门背拉杆预应力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