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
本平台仅作为同城便民信息发布和查询平台,没有能力去审核保障每条信息和发布人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交易的安全性,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不对任何产生的纠纷承担连带责任。您若发现信息含有任何不实可向本平台举报,我们将进行删除处理。如遇到法律纠纷请及时向公安机关、工商部门报警处理,感谢您的支持理解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车辆工程、机械电子与自动化三个系,共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重庆市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重庆市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本科2708人,研究生200余人。确立了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六个特色方向:现代车辆设计理论与方法、工程机械性能及运用、新能源汽车与技术、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交通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机电系统智能化技术
药学专业于2005年获教育部批准,2006年正式招生。该专业以化学和生物学两大学科为基础,目标是为祖国制药工业和药物研究机构培养具有扎实药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能够从事创新药物研究的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主要为海外引进人才及共建单位的知名学者等35位教师,其中教授16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2人,讲师7人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2016年1月10日下午,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水下机器人“潜龙二号”成功完成了大洋“首秀”。 “潜龙二号”第一次在西南印度洋热液区成功下潜至1600米,在无人无缆下自主航行作业、探索深海,获得了精细的海底地形地貌,实现我国自主研发水下机器人首次在洋中脊海底勘探。 “潜龙二号”是我国863计划深海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中国大洋协会牵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参研单位,共同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
2007年 3月13日,福州大学图书馆获得教育部授权,成为具有部级查新资质的查新机构,即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22)。查新站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企业等开展科技查新与咨询服务。截止目前,已完成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和专利申请等项目在内的科技查新项目共6000多件
1992年7月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9月至2002年3月在东北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2002年3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博士后出站后即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其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2005年01月至今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材料及应用专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先进镁合金的研制与生产,涉及镁合金熔炼与铸锭、熔体纯净化、变形与加工以及镁合金材料后续处理等领域,开发的新型高品质镁合金已经批量工业化生产并装备武器型号
天津三英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9222)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X射线CT检测装备研发和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现已发展为国内X射线CT产品种类齐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三英精密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已取得专利授权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天津市专利试点单位和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公司产品涵盖X射线三维显微镜、显微CT、工业CT、计量CT、平面CT、卧式CT、X射线在线检测设备和移动车载CT检测中心等
博士,任教于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研究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曾在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PSU(波特兰州立大学)访问学习。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跨媒体网络大数据分析与研究中心主任
韩星会,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绿色制造分会理事,中国塑性工程学会精密锻造学术委员会委员,《轴承》杂志编委,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asme member)。 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设计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湖北省重点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项目等科研课题
报告时间:2023年2月18日(星期六)上午9:00——11:00 科研处、学科办、数理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中国)有限公司(应用数学研究所) 王雨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长期从事保结构算法及其应用研究,主持7项国家基金委项目,同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科技部“863”课题、“973”项目、“863”计划、基金委重点项目,入选江苏省“333”工程、 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创新团队主持人;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江苏省数学成就奖。专著《偏微分方程保结构算法》获得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