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篇
男,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医、西医,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肿瘤专家何光鉴教授,获得中医内科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家新药专家评审库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学会理事,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乳腺癌整合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抗癌协会理事。 姚德蛟教授学术精深,自成一格,在学术思想上,倡导“天人相应、五运六气”,重视脉诊,深刻认识中药对肿瘤治疗、康复有明确作用,应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肿瘤及防复发防转移有独到方法
王苏民,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防痨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从事结核病细菌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近40年。曾任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细菌免疫学研究室主任、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主任、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主任
擅长: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等的临床诊疗,青少年情绪障碍及厌学、拒学的药物、心理综合干预。接诊年龄:14-70岁。各种精神障碍、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法医精神病鉴定 中华精神科学会北京医学会第五届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
廖学品,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2007年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2011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张铨基金奖,皮革领域国际权威刊物JALCA编委,“中国皮革”、“皮革科学与工程”编委。主持国家863、973重大基础(前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研究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3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长期从事制革清洁技术和材料、基于皮胶原纤维的先进功能材料研究
2001年8月至今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期间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8-2009年8月赴上海瑞金医院消化内科进修;2008年12月起 兼任内镜中心主任。 消化系统疾病及消化内镜诊疗。 擅长胃肠道肿瘤、急慢性胃炎、肝胆系统等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
杨丹,男,1970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主要荣誉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财政部十大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首期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首期财政部全国会计学术带头人等。主要从事中国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新股发行定价、资本市场制度、行为会计、智能会计、一带一路会计等
以同步辐射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为代表的光子大科学装置极大的提高了X射线光源的亮度、相干性,为先进X射线成像方法学的发展提供了优异光源。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CDI)是一种无透镜成像方法,通过记录相干X射线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衍射图样,在满足过取样的条件下,通过相位恢复与图像重构算法,实现样品的定量成像,理论成像分辨率仅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关。CDI的快速发展与光子大科学装置性能的提升是密切相关的
于庆河,2011年7月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现为威尼斯人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企业新能源与生态环境材料事业部研发部总监,制氢项目部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制氢关键材料与技术 、太阳能集热管关键材料与技术、阻氢涂层、质子导体电解质陶瓷薄膜和石墨烯改性防腐涂层等研究工作,目前在研项目主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大功率碱水电解槽关键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等5项,总经费600余万元。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PPT、地方政府科技局和创新基金等项目15项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兼任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评审专家、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健康知识普及专家库成员、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儿童青少年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校卫生协会理事会理事。从事健康心理学研究。参与编写规划教材4部
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专业,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卫生部西安交通大学英语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密歇根英语考试西安考区考官、美国犹他大学英语学院客座教授、美中文化交流协会高级顾问及西安分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医学外语学组主任委员、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专业英语系列教材总主编、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