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郭超凯)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7月25日11时1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3卫星等三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资源三号03星是一颗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资源三号03卫星将与在轨的资源三号01、02卫星等其他测绘卫星组网运行,为新型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应急测绘保障等工作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撑,同时兼顾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救灾等多个领域应用需求,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2018年10月29日8时43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中法海洋卫星,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研制的白俄罗斯科教小卫星。分离后小卫星正常开机,状态良好。10月30日适逢白俄罗斯国立大学97周年校庆,该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校庆献上了厚礼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广东省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简称“城市双修”)的政策文件和工作方案,指导各市系统推进“城市双修”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推动工作实施,有关政策近期或将出台。 据了解,广东的“城市双修”政策将鼓励政策叠加使用,对流域治理、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管道运输、电厂、省立国家公园、水岸公园等融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双修”内容的工程项目,可叠加一系列政策措施。 “城市双修”是升级化、新阶段的城市更新 据介绍,“城市双修”涉及的内容较多,重点集中在强化城市空间科学管控,推进公共服务品质提升,鼓励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公园网络体系构建,注重综合交通网络互联,重视安全应急系统建设,加强城市特色设计提升,突出历史文脉保护传承,深化城乡空间生态化修复,开展自然山体绿色化修复,实施流域水体宜人化修复,关注城市土地自然化修复,鼓励生态修复等方面
2018年12月17日,美国物理学会(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下属《物理》(Physics)网站公布了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进展(Highlights of the Yea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与奥地利科学院Anton Zeilinger研究组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完成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研究成果位列其中。 《物理》网站以“卫星量子密码”为题报道了该成果:来自中国和奥地利的联合团队科研人员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世界首次的洲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由于信道的固有损耗,地面自由空间信道和光纤信道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距离被限制在数百公里级别
中国网文昌7月24日讯(记者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带着我的愿望上天宫”搜集活动本年4月发动。网友给我国航天员写一封信,将有时机you航天员在空间站内拆阅并回复。<\/p> 活动发动以来,航天员们现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余封来信,其中有许多来自中小学生
2020年7月25日11时13分,滴滴专车辅助,滴滴抢单辅助,滴滴辅助滴滴抢单神器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任务搭载发射了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天启星座一零星。 资源三号03星是一颗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生产,将在轨与资源三号02星组网运行,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数据,为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资源调查、防灾减灾、农业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提供应用服务
陕西师范大学行星风沙科学研究院(Planetary Aeolian Research Institut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ARI)于2018年6月批准建设。研究院以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风沙科学研究团队为主,融合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和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相关研究团队。 研究院借助西安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优势,积极参与中国和国际深空探测计划,致力于太阳系各星球,如地球、火星、金星和土卫六等的风成过程研究, 理解风成过程的规律与原理,为认识行星环境及其演化提供证据
5月8日下午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于5月5日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轨运行2天19小时,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验证了新一代载人飞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热、控制、群伞回收及部分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而这其中就有江西联创特种微太阳2注册有限公司(原国营七四六厂)的产品助力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8日消息,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自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70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科学实验机柜解锁与测试、应用载荷货物出舱、空间站及载人飞船设备巡检、出舱活动准备等工作,开展了在轨医学检查、失重防护锻炼及一系列空间科学实(试)验,并在空间站度过了新春佳节,先后推出了第二届天宫画展和“全球拍天宫”摄影作品展,向全国人民送上了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 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