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化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一文主张国企尽快私有化认为其原因在于市场竞争的要求和选择设计了一个兼顾四方利益的“均衡模型”。但其模型并非均衡强调的重点是突出收购者的利益政府出售国企不必“纠缠”价格实际上等于贱价出卖或一送了之形成四种不均衡。大量的实际材料证明MBO已经出现了不少严重问题
台北市早期都市计划系以60万人口为规划基准,因人口急遽增加、工商蓬勃发展及市民生活水准提高,机动车辆急速成长致衍生不同的交通运输需求,本府乃于民国62年5月成立交通局,原本府建设局交通科与台北市观光事业管理处、公共汽车管理处、监理所、汽车驾驶训练中心改隶交通局;俟于民国63年3月裁撤;惟因当时交通运输业务分散于建设局、警察局及工务局等单位,缺乏专责机构统筹规划与执行,本府乃报奉行政院核定自民国77年3月1日正式成立台北市政府交通局。 初始目标为整合台北市交通运输规划、统一事权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及督导观光、交通执法业务等,以提供市民安全、可靠、高品质及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服务;局内设五科、三室〈人事、会计、统计〉及交通控制中心,所属机关除纳编原属建设局之台北市公共汽车管理处、台北市监理处、台北市汽车驾驶训练中心及台北市车辆行车事故鉴定委员会外,新设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与台北市停车管理两处,另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队兼受本局指挥督考。 民国81年4月25日修正编制为六科五室,新增第六科管理大众捷运运输业、秘书室及政风室,同年10月交通控制中心移拨至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处;86年局内编制由六科五室调整为五科六室,原第一科改为运输规划室
在‘重新认识你的竞争者’一文中,我们讨论了谁是你的竞争者,并且提出竞争者地图概念。竞争是相对的,对于公司或国家来说,均是如此。 竞争者地图中,各国政策观察所汇整而成的政策地图(Policy Map)也是关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