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认识你的竞争者’一文中,我们讨论了谁是你的竞争者,并且提出竞争者地图概念。竞争是相对的,对于公司或国家来说,均是如此。
竞争者地图中,各国政策观察所汇整而成的政策地图(Policy Map)也是关键资讯。这些政策地图的汇整,除了可以研判未来几年政府政策之走向外,对于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的评估也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大陆的政策地图之整理及汇整尤其重要。图一为中国大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政策地图。
在‘台湾制造业注意”中国版工业4.0”来了’一文中,我们也介绍了”中国版工业4.0”相关政策,包括中国和德国宣布针对”工业4.0”课题进行合作,”中国版工业4.0”之”中国制造2025”也将于2015年中公布,用于引导未来十年中国结构转型之导引。
近日,中国大陆工业和资讯部公布年度(2014)之十件大事,内容可看出政府部门”重视哪些事情”的参考。
中国工信部所公布之十件大事包括:1.制造强国战略揭开新篇章、2.智慧制造成为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3.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4.化解过剩产能与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5.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磅礴而出、6.企业减负与扶持小微企业开创新局面、7. 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8. 宽带中国战略提速提质提效、9.电信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10. 工业通信业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1][2]。
从上面的排序,亦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对于相关核心能耐重视之程度。
关键字包括:制造强国、智能制造、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碳、绿色永续发展、积体电路产业、创新创业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运用、4G、资讯安全、电信业开放、资通讯产业国际影响力与工业4.0合作。
从上述2014年十件大事也可推敲明年中国大陆产业观察重点。
第一,”中国版工业4.0”之”中国制造2025”所将揭露的顶层设计与推动重点产业。例如中国汽车业是否是重点推动产业,及对应中国制造2025之对应政策补助与推动重点。
第二,新两化融合政策之推动重点。其中,两化包括资讯化与工业化,而新两化融合如何加深融合方向,及对应之智慧制造如何辅助前述制造强国的目标达成。
第三,为产业结构调整。除针对整体产业进行转型规划外,亦针对产业链环节中较为缺乏的环节,包括工业设计、软件、技术服务业与创新体系的转型等进行优化与调整。
第四,重点支持产业为高端设备业与积体电路产业。
第五,资通讯产业相关,包括基本4G网络建设、电信产业民营化与改造、电子商务发展与资通讯产业软硬件发展、及以电子商务、互联网与物联网为核心之新产业发展及国际化。
第六,改造创新创业的创新体系,并加强绿色产业与绿色制程的发展,及任何有关环境永续所进行之准备。
最后,对台湾厂商的可能影响如下:
积体电路公司,例如台积电、联电、日月光、联发科等IC产业供应链之发展将受到正反不一的影响。
中国版工业4.0对于台湾自动化与机器人产业可能有机会,对于资讯与MES(工厂营运管制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产业可能有机会。
但对于设厂在中国大陆之台商,将持续面临升级之压力。
台湾绿色产业的经验与节能减碳之经验可能有在中国大陆施展的机会。
物联网时代来临,先前互联网时代失去商机的台湾电子产业,可能在此趋势下重新找到新商机。(1310字;表1)
2. 2014年工业和资讯化部十件大事。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4.0”的四大特质与虚实融合系统(C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