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
李殿荣,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程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8年10月生,陕西省华县人。1962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千阳县人民银行、国营华阴农场、省农垦科教中心工作,现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际油菜咨询组织(GCIRC)理 田建华,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自然科学领域顶尖人才
2015/7-至今,云南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稻作遗传改良工作,如发掘、定位野生稻、栽培稻种间、种内杂种不育基因、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开发分子标记并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003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及其育性遗传研究”,排名第4; 2005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分子定位研究”,排名第3; 2013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规范化陆稻新品种与玉米间作技术研究与示范“,排名第7 2019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陆稻种间亚种间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及应用”,排名第7
赤霉酸是一个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使之提早成熟、提高产量、改进品质;能迅速打破种子、块茎和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发芽;减少蕾、花、铃、果实的脱落,提高果实结果率或形成无籽果实。也能使某些2年生的植物在当年开花。 适用范围: 可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水稻杂交育种
3月9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房经贵教授应邀来我院做专题讲座,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管清美(主持工作)主持,我院师生积极参加了报告会。 房经贵教授以《葡萄精准设计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为题,分别介绍了葡萄种质资源系统性评价、葡萄重要性状的遗传特点与调控基因的定位、葡萄分子设计育种策略的提出与效果分析、提高葡萄杂交育种效率的新技术和葡萄精准育种的实践等内容。房经贵教授强调,育种的最主要目的是服务产业,其团队目前已将葡萄分子育种相关技术做成技术指导材料,可服务于葡萄育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科研开发方面,**恪守“不断研发出适应生产需要的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核心竞争力。成立了小麦研究所和玉米研究所。公司育种能力强,科研实力雄厚
国际著名的水稻诱变育种家夏英武教授(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家。 夏英武长期从事水稻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的教学和研究。选育成20个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2.1亿亩,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
2007年5月就职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先后从事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开发与利用、重要农业性状功能基因发掘及荔枝的杂交育种等工作,火龙果、百香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与评价,关键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等研究。主要成绩为 1)大规模开发荔枝EST-SSR和SNP标记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荔枝种质亲缘关系、核心种质构建、杂种后代鉴定等标记辅助育种领域,对荔枝种质资源的进一步评价、创新利用、加快育种步伐意义重大; 2)收集、保存火龙果种质资源148份,选育的‘粤红火龙果’在我省推广面积超过1000亩,杂交新品种‘粤红3号火龙果’高抗溃疡病,为火龙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新品种;并研发火龙果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为产业长足发展提供保障; 3)收集、保存百香果种质资源20余份,创制杂交群体4个,筛选出优株3个,为百香果产业发展储备良种。 任职以来,主持国家、省、市各及项目8项,参加项目5项
长沙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斌)记者昨日从湖南农业大学牵头建设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获悉,油菜高效可持续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成果在南方区域示范推广超2200万亩,新增收菜籽3.5亿公斤,新增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带动湖南乃至南方油菜种植面积稳定提升。仅湖南,油菜播种面积就由2013年的1890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2050万亩。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35%,每年缺口达2700万吨
新华社济南1月26日电(记者萧海川)记者26日从山东农业大学获悉,由学校段巧红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期成功揭示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通过调控柱头活性氧水平以维持种间生殖隔离的分子机理,并研发了打破远缘杂交生殖隔离的育种技术。相关科研成果已于2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取得相关成果的山东农业大学蔬菜生殖机理与育种应用团队表示,在揭示分子机理、研发育种技术的同时,团队已成功获得大白菜的种间、属间远缘杂交胚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研究员一行莅临河南科技学院考察指导工作。校党委书记宋亚伟、校长阚云超会见了张新友院士一行,副校长贾积身、生命科技学院负责人和河南秋乐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侯传伟全程陪同考察。 张新友一行先后考察了河南科技学院辉县小麦育种基地和新乡县郎公庙小麦千亩示范基地,实地察看了两个基地的小麦生长情况,详细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重点了解了百农207、百农307、百农4199、百农5819等小麦新品种(系)的育种过程和优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