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铭
中国-沙特阿拉伯联合考古队对红海之滨的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的第二次考古发掘的现场工作已结束。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发现大型建筑遗址,出土了包括中国瓷器在内的诸多文物,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介绍,陆地考古方面,考古队发现成片的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座可能为清真寺,并发现排列有序的珊瑚石墓群;水下考古方面,确认了港湾与航道;遥感考古方面,利用无人机航拍,发现并确认了被流沙掩盖的古代季节性河流,解答了塞林港选址于此的重要缘由
日前,中国首都博物馆公布2020年度重点展览。围绕“解读灿烂中华、品鉴智慧北京、世界文明互鉴”的体系推出各类展览。内容精彩丰富,其中包括首次完整解读希腊文明三千年
科学家:人类绝不是出现的唯一智慧生物! 近日有科学家声称在地球上找到了外星人曾毁灭文明的证据,而且这些证据不仅记录了外星人曾经在地球居住过,也记录了文明被毁灭,但是却没有过让大家真正信服的说法。 科学家考古调查中发现,地球最早发现了100多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进化到石器时代就跟古人很接近了,很多情况已经证明我们这批人类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一批智慧生物。 人类刚在地球上出现时间不长就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依据就在“达贡”的土著部落人的祖先刻在石壁上的画面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 摘要:【 唐 柳公权 《玄秘塔碑》 】清末拓本,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为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玄秘塔碑 》立于唐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陕西西安碑林
日前,中国首都博物馆公布2020年度重点展览。围绕“解读灿烂中华、品鉴智慧北京、世界文明互鉴”的体系推出各类展览。内容精彩丰富,其中包括首次完整解读希腊文明三千年
唐代欧阳询隶书拓本《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全称“唐故都督徐州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临淄定公房公碑铭并序”,刻于唐贞观五年(631年),碑额篆书“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9字,正文为隶书(兼有楷体)。房彦谦碑矗立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乡东北赵山房彦谦墓前。“房彦谦碑”历经1300余年风雨侵蚀、人为损坏,字迹剥蚀严重,至今存字很少
中国-沙特阿拉伯联合考古队对红海之滨的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的第二次考古发掘的现场工作已结束。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发现大型建筑遗址,出土了包括中国瓷器在内的诸多文物,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介绍,陆地考古方面,考古队发现成片的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座可能为清真寺,并发现排列有序的珊瑚石墓群;水下考古方面,确认了港湾与航道;遥感考古方面,利用无人机航拍,发现并确认了被流沙掩盖的古代季节性河流,解答了塞林港选址于此的重要缘由
中国-沙特阿拉伯联合考古队对红海之滨的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的第二次考古发掘的现场工作已结束。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发现大型建筑遗址,出土了包括中国瓷器在内的诸多文物,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介绍,陆地考古方面,考古队发现成片的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座可能为清真寺,并发现排列有序的珊瑚石墓群;水下考古方面,确认了港湾与航道;遥感考古方面,利用无人机航拍,发现并确认了被流沙掩盖的古代季节性河流,解答了塞林港选址于此的重要缘由
《敦煌研究》2022年第4期刊登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教授、博士生许程诺的论文《西汉敦煌郡的水利灌溉研究》,该文是郑炳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河西碑铭与河西史研究”(项目号:21VJXT002)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通过对敦煌文书和敦煌出土汉简中有关西汉敦煌郡水利灌溉相关资料记载的研究可知,敦煌的水利灌溉工程从西汉置敦煌郡以前已经开始修建。西汉敦煌郡干旱少雨,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
日前,中国首都博物馆公布2020年度重点展览。围绕“解读灿烂中华、品鉴智慧北京、世界文明互鉴”的体系推出各类展览。内容精彩丰富,其中包括首次完整解读希腊文明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