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
夫佛法者,自内容教义观之,固有其根本上不变之价值;然若于研究信解论之,则应有契合时代之方法与权巧,方能古今融会贯通也。 基于此一原因,吾人期盼此愿望之实现,故于民国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年)佛光山开山以来,即未尝一日稍怠,朝此目标迈进。其中《佛光大藏经》之编印付梓,乃在此机缘下诞生于世矣
《老子指归》是西汉道家隐士严君平以韵文形式对《老子》思想的理论阐发,文辞古奥、句式相骈。 《老子指归》先引用老子观点原文,然后进行指归分析,条理清晰,文笔优美,义理深邃博大。是西汉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内容简介:我国历史悠久,典籍丰富。我省地处南北之交,学术尤擅其盛。数千年来,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语言、科技,作者辈出,着述如林,或自名一家,或蔚然成派,多为中华民族文化之菁华,有裨于社会主义文化之建设
《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著作[1] 。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名《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简称《针灸甲乙经》。魏晋间皇甫谧撰[1]
敬告广大网友: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国学网即将推出《国学宝典》网络版2008版,并定于5月1日~10日全功能免费开放十天。 《国学宝典》是一套主要面向中文图书馆、中国文化研究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史爱好者的中华古籍全文资料检索系统,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织国内一批文史专家,历经长达六年的资料搜集和精心校勘,并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研制完成,是中国古籍电子化产品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之一。 《国学宝典》自2005年2月正式推出网络版以来,每年都在不断补充和完善,此次推出的2008版,浏览界面更为简洁典雅,检索功能也更为强大便捷,并配置有丰富的国学工具,必将给您带来全新的体验,令您的学习和研究如虎添翼
进行详实注释。该书根据经、史、子、集以及各种方志、笔记、杂著,对李贽著作中涉及的思想观点和术语,有关事件和人物以及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历史传说等,都尽力予以详细注解。如对《焚书》、《续焚书》的注释,既参考了万历四十年(1612年)陈大来《李卓吾先生遗书》、明末海虞顾大韶校刊本《李温陵集》等,又征引了和李贽关系密切的士人的文集、诗集以及晚明与清代其他士人的有关论述
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汪士钟影宋刻单疏本《仪礼疏》和张敦仁刻《仪礼疏》五十卷本,谢谢! 汪士钟刻单疏本《仪礼疏》为影宋刻本,底本为残本,存 1-31、38-50 共计 44 卷,故影刻本也当为 44 卷。但这个解题却说该影刻本缺 32-38 卷,如果台北故宫公布了这个本子的图像烦请未曾先生看看是不是第 38 卷也缺了,如果缺了就不必整理了。 张敦仁刻《仪礼疏》经注疏五十卷本,该本由经学大家顾广圻校勘,卷次与单疏本相合,较之前的陈凤梧系列刻本精善,为阮刻《仪礼疏》的底本,但是据说当时只刷印了 50 部,今天已经非常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