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
央视新闻8月20日消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7月23日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前飞行距离已经超过800万公里,昨晚(19日),探测器携带的多个载荷完成自检,设备状态正常。 据了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正以每天约30万公里的速度远离地球,截至8月19日晚23时20分,飞行距离约823万公里。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王闯: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良好的
浩瀚太空新添一颗“吴伟仁星” 北京9月8日电(郭超凯)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为褒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 北京9月8日电 (郭超凯)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为褒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11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该台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计划于2009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报道说,这个项目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合作,利用俄罗斯的火箭进行发射。 国家航天局外事司司长张伟介绍说,这个探测项目包含两颗卫星,中国研制一颗,俄罗斯研制一颗,俄罗斯的卫星落到火星的卫星上面,中国研制的卫星像探月一样要绕着火星进行成像,在2009年进行发射,准备工作和工程的前期论证已经正在开展了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转运至发射区 12月底前后择机发射‘leyu乐鱼体育’ 本文摘要:解放军报文昌12月21日电 (张未、记者安普忠)记者从国家航天局得知,12月21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已完成技术区涉及工作后,横向运输至发射区,计划于12月底前后择机实行飞行中试验任务。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于10月底运往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按照飞行中任务测试升空流程,网卓新闻网,相继已完成了总装、测试等各项打算工作。21日上午8时25分,支撑着长征五号遥三火箭的活动升空平台,驶进发射场横向测试厂房,稳定行经大约2小时后,安全性运输至发射区
央视新闻8月20日消息,今天,国家航天局表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该星的投入使用标志着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全面形成,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在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的数据需求。高分七号卫星于2019年11月3日成功发射,卫星搭载了双线阵立体相机、激光测高仪等有效载荷,突破了亚米级立体测绘相机技术,能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光学立体观测数据和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
火星探险是21世纪人类新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首要的任务是要了解在飞向火星的旅途中,哪些因素对航天员的健康有威胁?它的威胁有多大?据现在了解,在火星探险的过程中,除失重外,航天中的其他因素如辐射、大气压力变化、多种有害气体对人体也有影响,尤其辐射对人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到火星或更远的星球去航行不像登月,登月时其轨道离地球近,尽管那里的地磁场较弱,大气也较稀薄,但还是能对辐射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而在更远的太空里,充满了宇宙射线,由于失去了天然的防护,辐射对人的影响会更严重
9月29日12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唐登杰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导发射。 遥感三十号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顾志峰。交通运输部官网截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王连香)26日,在交通运输部举办的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顾志峰表 “我喜欢拍视频,拍视频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村民,助力家乡发展,我认为很有意义。”……当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在某些程度上反而成为很多人心中向 金砖国家航天合作联委会第一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我国..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于5月底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成了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7月17日上午,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2小时后,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安全转运至发射区
继“太极一号”之后,我国又一颗用于引力波探测研究的卫星“天琴一号”迎来“首秀”。 近日,“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天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首颗技术验证卫星成功启航,开启了它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的探索之旅。 “天琴计划”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于2014年提出的、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