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
本报讯为迎接建党81周年,人民出版社精心组织著名专家学者编撰出版了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新时期党建图书,其中包括《***人前进的旗帜——论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党的建设的主题——谈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视野——基于宪法学思维方式的一种研究》,以及《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学习百题》。 这些书紧紧围绕***总书记关于“****”重要思想和在庆祝中国***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阐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以及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整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的纲领的论述;分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社会发展阶段、基本路线、时代特征的关系;论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关系、加强与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思维起点、重要原则以及关键环节等。
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是新中国第一批开设法律专业的单位,是中国“五院四系”之一。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
编者按: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在审议慈善法草案。作者认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慈善法的出台无疑有助于规范各类慈善活动,理顺捐赠人、慈善组织和受益人之间的关系。以法治为基准,人们之间互助意识得以增进,慈善秩序得以规范,全面小康的成色也将更足
报告人:周叶中教授(武汉大学) 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杰出学者,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高级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独著、主编或与人合著学术专著、教材50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50多篇。曾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曾两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并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司法部全国优秀法学科研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奖、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励50多项
“现代立宪国家即政党国家”,可谓当前宪法学上的共识。这种说法一方面强调政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显示政党与宪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应为宪法学的核心领域。但是,一般国家宪法中,有关政党的规定都相当简略,甚至付诸阙如
在中央音乐学院在职研究生教学中采用哪种教学方式? 报考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在职研究生会有什么收获? 近些年来,社会的高端人才不断地踊跃出来,使许多的职业人士感受到深深的压力,为了打破这种现象,跟的上时代的脚步不被淘汰,都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中南财经在职研究生怎么样?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职教育发展的也越来越好,在职考研的热度持续升高,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在职读研的方式深造。那么就有人想了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哪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武汉市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的知名院校。其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受到了许多上班族的关注
张来明,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江苏金湖人。 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20年9月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及《法理》编辑部联合主办,北京华秀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法学知识的性质与谱系”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法学院党委书记梁迎修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文显,河南省法学会会长刘满仓,河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承先,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国务院参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焦洪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梁迎修,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舒国滢,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健,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杨宏志、校长高新才、党委副书记华小鹏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分为开幕式、基调发言、主题发言和闭幕式四个环节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提高在职人员法律业务素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拟在北京举办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专业课程研修班。 法学院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67年来,人大法学院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并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日,受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委托,中国法学会研究部通过网络通讯方式组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专家研讨会暨2022年第4期(总第248期)立法专家咨询会。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胡锦光,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郑贤君,秘书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翔,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刘松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副主任李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锴,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林彦,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孙莹,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郑磊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就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修正草案)》提交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