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
台湾“中央研究院”李明辉研究员《儒家与康德》课程选修公告(2017年秋季)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一方面了解康德伦理学的要旨,另一方面从康德伦理学的视野来解读儒学的主要问题,并从这种思考中了解比较的视野对中国哲学研究的意义。 修读对象:思勉高研院、文史哲各系硕、博士生(限15人以内) 申请方式:对该课程感兴趣的研究生,请将“选修信息表”于2017年9月30日前,发送至:思勉高研院肖连奇老师,lqxiao@simian.ecnu.edu.cn。 李明辉,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2017年讲座教授,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杨教授、陆教授、各位嘉宾、各位老师: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中国宗教与社会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上发表 有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报告,我现在还处于一个思考的过程,所以这个报告还只是算目前所 构想的的一些思路,非常不成熟,希望各位包涵。 首先我要分析一下宗教和精神性的关系。精神性我认为是每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没有精 神没有精神性,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就有问题
越儒黎贵惇的宗教思想 The religious thought of Lê Quý Đôn 本文探讨越南后黎朝(1428~1789)大儒黎贵惇(1726~1784)的宗教思想。黎氏的“宗教”思想涉及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式的堪舆、风水、卜算之术,范围实在太广。本文则拟就黎氏作为一“儒者”,对其“儒学论述”中有关鬼神与祭祀之内容进行探讨,至于道、释与堪舆仙怪之说,则随文脉讨论之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觉得佛法离生活很遥远。其实,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佛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认识,并提供究竟的解决途径
作者简介:陈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1994年创办《原道》辑刊任主编至今
作者简介:陈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1994年创办《原道》辑刊任主编至今
王好古(120?~?),字进之(一作信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王氏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博通经史,究心医道。他少时曾经与李杲一同受业于张元素(年辈较李氏为晚),后来又从师兄李杲学医
本课程希望透过对《孟子》原典的解读,使学生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深刻的人文意涵,并能对应其所处的21世纪全球化时代,领悟经典的现代意义,使其知识得到深刻的启发,生命也能获得厚实的成长。 课程内容将带领同学从战国至唐、宋、明、清与孟子对话。在对话中,照见自己身处的时代困境,并思索出合宜的处世原则,例如:朱子、阳明都曾借由与孟子思想的对话,学习孟子的人生智慧,以因应其时代环境之困境
《言部》𬣡:善言也。从言戋声。一曰谑也
【例】他是个有骨气的汉子。 1. 成年男子的通称。 【例】他是个有骨气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