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爆
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线路途经正安、桐梓、习水三县,13个乡镇,57个村。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线路全长130.059km,总投资177.919亿元。正习高速是贵州省"678"高速公路规划网"一横"德习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将解决3县13个镇(乡)联通高速公路的问题,对完善贵州高速公路网,发展黔北区域经济、构建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经济走廊,集约开发黔北旅游资源,加快乌蒙山、武陵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同时也是中建股份实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拉林铁路起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经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乃东区、桑日县、加查县和林芝市朗县、米林县,到达林芝市区,全长435.4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 拉林铁路沿着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东南谷地行进,90%以上的线路海拔在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施工难度极大。 除此之外,拉林铁路全线最长的达嘎拉隧道(17.324公里)、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6座万米长隧之一的米林隧道、6座Ⅰ级高风险隧道之一的扎绕隧道,还有布喀木、岗木拉山等隧道,建设难度各有千秋
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 冲击地压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
(1)2012.9-2014.12,文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5万元,主持; (2)2013.3-2015.3,矿山开采诱发岩爆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万元,主持; (3)2006-2008,河北邯郸北洺河铁矿地表大面积塌陷机理研究及数值分析,五矿邯邢矿业,12万元,参与; (4)2006-2007,河北西石门铁矿马河塌陷区演化-控制-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10万元,参与; (5)2007,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坝肩边坡施工仿真,中国水电五局,8万元,参与; (6)2007,沪蓉西高速公路野三河大桥爆破振动监测及爆破开挖影响分析,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10万元,参与; (7)2008,湖北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岩坎拆除爆破振动监测,湖北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12万元,参与; (8)2008,缅甸太平江水电站引水隧洞稳定性数值分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10万元,参与; (9)2008-2009,福州华能电厂扩基开挖爆破振动监测,福州华能电厂,15万元,参与。
马春德,男,1976年12月生,博士,教授/研究员,资安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学矿岩强度与地压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化检测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与测试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测试协会理事及失效委员会主任、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矿山岩石力学、岩土工程、井巷支护与地压控制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2019年7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岩一行及中铁一院、中铁十八局、中铁隧道局、中铁十七局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在我校学科1号楼204会议室举办了“引汉济渭秦岭引水隧洞工程”技术研讨会,会议由我校水工系主任李炎隆教授主持,部分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 在会上,陈祖煜院士指出,引汉济渭工程是贯穿中国南北分界线、将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相结合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程,应当对工程进行慎重且详细的科研布局,丰富工程经验,提升战略高度,为我国留下宝贵的数据资料。随后,各参会代表就隧洞掘进技术、隧洞安全监测、岩爆及衬砌支护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相关技术资料的搜集归整及进一步的研究计划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线路途经正安、桐梓、习水三县,13个乡镇,57个村。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线路全长130.059km,总投资177.919亿元。正习高速是贵州省"678"高速公路规划网"一横"德习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将解决3县13个镇(乡)联通高速公路的问题,对完善贵州高速公路网,发展黔北区域经济、构建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经济走廊,集约开发黔北旅游资源,加快乌蒙山、武陵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同时也是中建股份实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12月3日,兴蜀公司代建管理的国道549线九石路木耳瓜山隧道主洞掘进累计突破4000米大关,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木耳瓜山隧道设计长度5155米,合同工期60个月,自2020年8月份开工建设以来,指挥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质量、安全、进度、环水保管理,克服高寒高海拔隧道涌水、强烈岩爆等困难,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目前隧道剩余1155米,力争明年6月份贯通,比合同工期提前26个月,隧道建成后九龙县城至雪洼龙镇通行时间将由现在的2.5小时缩短至1小时,对于改善九龙周边区县交通,推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中新网:克服多项世界级工程难题 拉林铁路施工进入“快车道” 作为中国“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拉林铁路是西藏境内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全线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近75%,预计2021年开通运营。全线47座隧道中,有14座为高风险隧道,6座属万米特长隧道,自2014年底开工建设以来,施工人员相继克服了岩爆预测预报、穿越冰碛层和风积沙层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 拉林铁路项目业主方、西藏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锦堂告诉记者,拉林铁路建设者已取得32项专利,并形成了诸多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2019年7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岩一行及中铁一院、中铁十八局、中铁隧道局、中铁十七局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在我校学科1号楼204会议室举办了“引汉济渭秦岭引水隧洞工程”技术研讨会,会议由我校水工系主任李炎隆教授主持,部分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 在会上,陈祖煜院士指出,引汉济渭工程是贯穿中国南北分界线、将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相结合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程,应当对工程进行慎重且详细的科研布局,丰富工程经验,提升战略高度,为我国留下宝贵的数据资料。随后,各参会代表就隧洞掘进技术、隧洞安全监测、岩爆及衬砌支护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相关技术资料的搜集归整及进一步的研究计划提出了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