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
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2021-2023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被托举人选名单,开云app官网入口药学院刘艳副教授成功入选。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在中国科协统一领导下,中华中医药学会开展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旨在选拔36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成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技术负责人的重要后备力量。 刘艳,中药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擅长抗AD活性成分发现及北药大品种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2022年7月21日,上海药物所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共同举行“系统和个性化药理学”联合研究中心续约仪式。渥太华大学副校长Dr. Sylvain Charbonneau 医学院主任Dr. Bernard Jasmin 联合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Daniel Figeys教授、项目高级主管Mr. Andrew Grosvenor、药学院国际和全球健康副主任Dr. Mark Walker,以及药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叶阳,副所长高召兵,结构表征研究中心主任周虎研究员、国际国内合作处副处长张婧等参加了本次仪式。 Figeys和周虎首先介绍了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背景及最新进展
距PHEXFEST "第八届PhExFEST中国药物制剂节 & 暨2023国际药物制剂与药用辅料创新论坛" 第八届PhExFEST中国药物制剂节 定于2023年3月25-26日举办,欢迎报名! 原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局新药审评专家 曾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目前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药品监督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主编、《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药学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国际药学杂志》等核心期刊编委。 潘卫三教授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尤其在渗透泵控释制剂的研究方面成果显著,获得了3 个渗透泵控释制剂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填补了国内有关研究的空白,有力促进了我国缓控释制剂工业的发展,迅速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一流先进制剂技术的差距荣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吴阶平-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等。
2月20日上午,药学院在顺德校区举办新学期第一次“导师有约”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双向奔赴,共创精彩”,学院院长毕惠嫦、副院长游文玮,导师代表陈金香教授、张万忠教授、唐中坤副教授、王婵副教授,教学办、学工办相关人员,药学院2022级、2021级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活动。活动以午餐会的形式召开
本网讯(通讯员:赵影 杜淼淼)为增强劳动意识,提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药学院积极发挥专业特点,五育并举,创造性开展劳动教育,以学习党史、茶文化比赛、标本竞赛、健康文化节等活动为契机,鼓励大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药学院学生结合中药学专业知识,采用大红袍红茶、黑茶、绿茶、红豆、绿豆、薏仁、燕麦、菊花、枸杞、银杏叶等各类落叶及干花等原材料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标本、茶画,除此之外,大家制作了养生香囊以及卡通款植物香皂。 同学们积极发挥聪明才干,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制作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对口援疆工作,近日,总会计师吴应宇带队看望我校援疆干部,并调研援建工作,了解受援高校具体需求。组织部、纪检监察室相关同志陪同前往。 在疆期间,总会计师吴应宇一行看望了我校第九批援疆干部、副校长姚文兵教授、药物科学研究院李飞副教授,代表学校对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行动表示感谢和慰问,并带去学校慰问信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杂志》组织的“第一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药学院张加余教授获得“第一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称号,并被聘为《中华中医药杂志》青年编委。同时,张加余教授撰写的学术论文《中药发酵的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文荣获第六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征文活动卓越提名论文。 “第一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是《中华中医药杂志》社在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下,旨在传承发展中医药,调动广大中医药青年工作者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使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而举行的评选工作
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是生物分子成像的关键。在科学历史上,人们利用荧光蛋白“点亮”细胞内蛋白质 实现了生命动态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可视化。荧光蛋白技术是当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颠覆性研究工具之一
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大会暨第六届生物药物创新及研发国际研讨会将于2020年11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召开。杰科生物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官兼上海交通大学“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建伟博士将担任大会主席,杰科生物届时将深度参会。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本次大会以“创新转化,赋能生物医药产业”为主题,对做好“十四五”新药重大专项继续及提升核心自主研发能力意义深远,大会将研讨全球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最新动态,开展前瞻性专题报告与高规格产业对话
药学院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进取的环境,通过与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与机构以及慷慨解囊的捐赠人进行教育、科研、转化创新等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整合各界最优质的资源,利用互补与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自身与合作伙伴的优势和能力,共同推动解决人类疾病挑战,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和医药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药学院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探索多元联动合作模式。与美国、澳洲等地在内的高校、研究所、企业保持着多种模式的人才培养合作;与包括先声药业、渤健、强生、拜耳、百时美施贵宝等在内的国内外行业顶尖企业保持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多形式的深度互动
